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策略
1、威廉知一世:德皇威廉一世(Wilhelm I,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全名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普鲁士国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1871年1月18日就任德意志帝国第一任皇帝。威廉一世人名匹斯麦为宰相,赢得了普法战争。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巴黎凡尔赛宫称帝,亦即德意志皇帝。他死后,因为德意志统一的伟大成就,被其孙威廉二世尊为大帝。
2、威道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回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威廉一世的长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末代皇帝和普鲁士国王以及霍亨索伦家族首领,1888年到1918年在位(在位30年又156天)。一战结束,威廉被取消所有称号,1918年11月10日,威廉流亡荷兰—一个在答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1941年威廉在荷兰多伦病逝,被葬于多伦庄园。
德国皇帝的排序是追溯他们的祖先到圣罗皇帝巴巴罗萨那里的,而威廉一世的前面的zd都只是国王,所以之前是按普鲁士国王的排序来算版的,所以会有重名的
因为巴巴罗萨家族并不是每次都能被选为皇帝,所以皇帝数量并不多
也就是圣罗皇帝、普鲁士国王权、德国皇帝的顺序
准确的说德国皇帝就只有三个: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威廉二世
图为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有2个人比较明显穿白衣的是俾斯麦,站在台阶上最中间的是威廉一世。
有。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的儿子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99天后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他的长孙威廉继位成为皇帝,成为威廉二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逃到荷兰,没有受到什么处罚。
威廉一世(征服王威廉公爵)(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2日——1087年9月9日),是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人物简介
原为奥兰治亲王(荷兰语:Prins van Oranje);1565年组织“贵族同盟”,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统治;后来逃亡德意志,招募佣兵,多次反攻尼德兰,都遭失败;1572年北方大起义后,8月在尼德兰北方各行省会议上被推选为总督;1584年遭西班牙间谍刺杀身亡。
去世后,次子拿骚的毛里茨成为领袖,继续领导反抗势力,后来又从长兄奥兰治亲王菲利普·威廉那里继承了奥兰治亲王的封号;威廉一世的幼子腓特烈·亨利后来在1625年继承拿骚的毛里茨死后的奥兰治亲王与执政。
在荷兰,人们通常称其为“国父”。荷兰国歌《威廉颂》所咏唱的就是威廉。
生平经历
1568年的捣毁圣像运动揭开了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争取独立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荷兰当时最大的贵族--威廉.奥兰治(奥兰治亲王)的向背举足轻重,就阶级情感来说,他受过西班牙前国王卡洛斯的厚恩,就民族情感来说,身边荷兰人民的呐喊和鲜血又使他寝食难安。一度摇摆不定的他,最终终于同荷兰人民站到了一起,走上了反抗当时最强大的帝国--西班牙帝国的不归路。
对于拿骚伯爵威廉来说,命运之神是非常眷顾他的。他继承了父亲的拿骚伯爵领地,11岁时,他的堂兄勒内·沙龙战死疆场,他又继承了奥兰治亲王的爵位和领地,18岁时同伯伦伯爵的女继承人安妮结婚,又得到几处领地,成为尼德兰首屈一指的大贵族。他少年被送进布鲁塞尔的宫中接受正统教育,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妹妹——尼德兰女总督玛丽娅的厚爱、器
威廉一世(荷兰)重,22岁被任命为马斯军团司令,并进入尼德兰总督府政务院,26岁成为荷兰、泽兰、乌特勒支三省执政。威廉一世
他本来可以像那个时代的大贵族一样,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体面地过完富足的一生。但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命运之神又把他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1566年,在尼德兰的一个小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激动的人群迅速砸烂了修道院的物事,这种狂热迅速扩展到这个尼德兰,史称“捣毁圣像运动”,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
这场运动的产生有诸多因素。尼德兰是当时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毛纺和麻纺手工业及商贸尤为发达,城镇林立。但它自1519年起落入西班牙的统治之中。西班牙政府视其为经济奶牛,其交纳的赋税占西班牙国库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使双方的矛盾发展到如水火之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和“血腥敕令”,这个敕令规定凡异端必须处死并没收财产,而藏匿包庇异端者与异端同罪。这个敕令使数不清的尼德兰加尔文教徒被合法地杀害,在加尔文教徒占多数的尼德兰显然是一道战争的催化剂。当尼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2德兰又陷入一场经济危机时,政治和社会的动乱就爆发了。
在这场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仍有着许多向良性发展的机会,奥兰治亲王威廉和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将的努力也正在促成这一点。他们曾联名向玛格丽特总督递交请愿书,要求废除“血腥敕令”、撤走西班牙驻军,罢免不得人心的主教等。在运动发生后,他们又积极斡旋,女总督也主张采取安抚措施。但顽固的天主教国王腓力二世顽固地断送了机会,他向尼德兰派遣了“铁血总督”阿尔巴,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终于使形势不可收拾。新成立的“除暴委员会”使尼德兰变成了屠宰场。
这种情势下,奥兰治亲王威廉斩断了与西班牙王室的丝丝情结,放弃了显贵的身份、优裕的生活,毅然加入到血浓于水的尼德兰民众一方。他选择了逃亡德意志,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支军队,开始了战斗的生涯。
威廉的军队一开始屡屡碰壁,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崛起使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这两支队伍主要由破产的平民组成,他们分别在沿海地区和佛兰德斯森林进行游击,并夺取了一批城镇,在阿尔巴统治的铁板上打开了缺口。威廉积极配合,再次攻入国内,并成为全国抵抗力量公认的领袖。
尼德兰独立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好地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真理,尼德兰一方在军队的数量、编制和统一领导方面均逊色于对手,但他们进行的是关乎自身自由和幸福的奋战,有足够的热情将战争进行到底,终于将西班牙拖至全国总破产,同时利用腓力二世树敌过多的特点,团结国际力量来夹攻西班牙。
尼德兰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决定了尼德兰战争主要由一场场要塞与城堡的攻守战组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要塞争夺战提供了许多光辉范例。其中著名的战役有哈勒姆保卫战、阿尔克马尔保卫战、莱顿保卫战等,其中在莱顿保卫战中,在弹尽粮绝之际掘开海堤水淹敌军,才取得了胜利。威廉亲自参与了其中一些战役,以头脑冷静著称,被称为“沉默者威廉”,不过军事终非他所长,他在实际指挥作战中取得的成果有限。他的两个弟弟为配合莱顿保卫战而双双战死。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威廉列为全国头号通缉犯,以重金悬赏要他的性命。对此,威廉发表了著名的《护教宣言》,抨击了腓力二世政策的种种祸害,描述了自己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心路历程和战斗到底的决心。1582年,尼德兰各省正式宣布在7月12日拥戴威廉·奥兰治为尼德兰执政。然而,在这伟大日子到来前的两天,一颗罪恶的子弹夺走了奥兰治的生命,行刺者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菲利浦二世的巨额赏金。
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威望,因为他的遇刺身亡而被永远定格在高位。他被尊为国父,他的子孙世代为荷兰执政,并在1815起成为荷兰王国的世袭国王,一直延续到现在。他的家族标志——橙色也成为荷兰的标志。
对于荷兰国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首先是荷兰独立所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使称雄一时的西班牙帝国受到最沉重的打击而衰落下去,同时又在西欧众大国的夹缝中兴起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荷兰。独立使得荷兰摆脱了众多的束缚,并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17世纪这个“黄金世纪”,建立了海上霸权。如果继续在西班牙“铁板一块”天主教政策的统治压榨下,“海上马车夫”的繁荣是难以出现的,南北尼德兰的对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必须注意到的是,荷兰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向来比较淡薄。作为在独立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本土领导人,奥兰治亲王对荷兰独立战争的凝聚力起到很大作用,而他的后代世袭为王,对荷兰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有很大意义。
同多数国家的开国元首相比,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军事才能相对平庸,在独立战争的起更大作用的是“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威廉主要是起精神领袖的作用。但他的儿子莫里斯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弥补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威廉是个宗教宽容者,而他的时代是个宗教狂热的时代,天主教和新教的仇视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引起了内战,尼德兰的战争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威廉的宗教宽容在他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关评论折
英格兰几百年间一直遭受北欧的诺曼人攻击和骚扰,但最终征服这个岛国的却是来自对岸法兰西的诺曼人。诺曼征服看似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它的发生是当时历史趋势发展的结果,那就是,大不列颠岛正在难以避免地和欧洲大陆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并且最终只能完全溶入欧洲的政治体系之中。
威廉征服英国,使英格兰文化同法国文化发生了紧密的联系(今天,这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在威廉之前的几百年见,英格兰文化大多只同北欧文化接触)。其结果是,英法文化混为一体,如果没有威廉,这种变化不会发生。不仅如此,威廉还将当时先进的封建主义带入英国,使英国政府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和最有效率的政府。而且,这种政府被后继者所拥护。由于有政府指挥的军事力量,英国再也没有受到过外族入侵。相反,它不断进行海外扩张活动,这使英国比其他欧洲国家拥有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威廉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但他却是所有英国君主中最重要的一个,此后的每位英国君主都是它的后裔。尽管我们不能把英国后来的发展全部归功于威廉一世,但威廉政府是英国后来发展的间接动因。因此,从长期来看,威廉的影响是巨大的。
家庭婚姻
1052年,在诺曼底的尤城圣母教堂(Notre Dame d'Eu)娶佛兰德领主的女儿玛蒂尔达(Matilda)为妻。
子女
·长子罗伯特·柯索斯 (约1054-1134)即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
·长女塞西莉娅(约1055-1126)
·次子威廉二世(1056-1100),英格兰国王
·三子理查 (1057-约1081),贝尔奈公爵
·次女阿德莉萨(Adeliza) (?-1065)
·三女阿黛拉(约1062-1138),嫁给布卢瓦伯爵艾蒂安,他们的第三子就是英格兰国王斯蒂芬
·阿加莎(约1064年 - 约1080年)
·康斯坦丝(约1066年 - 1090年)
·玛蒂尔达(? -1112年)
·亨利一世(1068-1135) 英格兰国王,1106年打败了长兄罗伯特·柯索斯,即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得到了诺曼底公爵的爵位。指定女儿玛蒂尔达为继承人,但被英格兰贵族反对,所以他女儿仅仅继承了诺曼底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