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策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名单:
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
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炳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 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
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 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方声洞。
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 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
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燊、陈清畴、陈发炎、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程良、宋玉琳、石德宽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扩展资料:
宣统二年,革命党人又发动了广州起义,这年秋天,革命领袖孙中山,召集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等,在庇能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发动新的起义。
孙中山说:我们失败了多次,但是已经很有成绩.革命浪潮不是已经席卷全国了吗?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干下去,不怕没有成功的一天。
会上总结了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集中同盟会力量,以会员为骨干,广泛发动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巡警、会党和民军参加起义,夺取广东省城,然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各省,烧遍全国。
大家都同意这个精神,并制定出具体的起义计划.以广州新军为起义的主力,由同盟会革命党人选派八百名身强力壮的会员做敢死队员,分十路进攻,突然袭击,夺取省城广州.然后,黄兴率领一路军队攻入湖南。
赵声率领一路军队攻入江西,谭人凤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几路人马,会师南京,大举北伐,直捣清朝京城北京.会议结束后,大家分头进行准备。
1911年初,黄兴与赵声在香港成立了起义“统筹部”,具体领导这次广州起义.不久,省城广州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了大约四十处新公馆。
这些公馆,常常操办喜事,吹鼓手吹吹打打,礼盒、花轿抬进抬出,好不热闹.其实,这些公馆,都是起义队伍秘密联络与隐藏枪支、弹药的据点.花轿与礼盒里,运送的都是武器弹药.4月23日,黄兴从香港秘密回到广州,决定起义日期,共分十路人马。
同时向预定的官署和军事目标进攻,然而,清朝官府好像听到了风声,在城里实行了戒严,预定参加起义的一些广东革命党人被迫解散,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63情况急剧变化。
因此决定起义时间提前到27日傍晚五时半.起义时间即将到来,黄兴在小东营前集合队伍,清点人数,发现香港大批的革命党人没有赶到,而广东革命党人已经解散,到来的总共只有一百三十名敢死队员。
黄兴只得将十路进攻改为四路.敢死队员们臂缠白布,脚穿黑胶鞋,手持武器,士气高昂.预定时间一到,小螺号吹响,在黄兴的率领下,敢死队员们直扑两广总督衙门.路上,遇到几名清军巡警,想负隅顽抗,都被敢死队员击毙。
队伍到达两广总督衙门,没有遇到大的抵抗.黄兴领着林时爽、方声洞、林觉民等数十人,冲出大堂.但两广总督张鸣岐早已翻墙逃跑.黄兴没有捉到张鸣岐,一把火烧了总督衙门,带队去攻打清军督练公所.但他们刚到东辕门外,就和清军水师提督李准的军队遭遇。
双方激战,枪弹如雨,冲在最前面的林时爽中弹牺牲,林觉民受伤.黄兴右手两根指头被打断,仍然指挥战斗.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敢死队伤亡严重,只得边打边退。
后来,队员都被打散,只剩下黄兴一人,他才进入一家洋货店,包扎一下,换下血衣,逃出城去.战斗中。
牺牲的革命党人有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一百多人,后来收殓烈士遗骸有七十二具,埋葬在广州市东北郊的黄花岗,历史上将这些死难的革命党人,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岗七十二烈士
七十二烈士的故事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636f70797a64363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比喻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后人称他们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起义失败后,广州城内的大街小巷留下同志们的遗体。广州清吏对革命党恨之入骨,有意“示众”,把杀害了的烈士头颅挂在城门上。直到第五天,督署在市民的要求下发函请善堂收拾遗骸。
南海、番禺两知县准备将烈士葬在东门外埋犯人的臭岗。没有暴露身份的党人潘达微知道这个消息后,以《平民报》记者的身份找到善堂董事说:“义士为国捐躯,葬于臭岗,心何能安?”
潘达微,字心微,1880年出生于广东番禺县。父亲是善堂的创始人之一,他1906年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时,达微与陈树人等人创办《平民报》、《平民画报》进行革命宣传。为了为烈士选择墓地,达微四处奔波、四处求助,善堂被他的义举所感动,愿把青草白地的红花岗献出作为烈士墓地。
1910年5月2日达微率领义工为烈士打开镣铐,身首异处的整合复原,用较好的倌木殓葬七十二具遗骸。他喜爱菊花,非常喜欢“菊残犹有傲霜枝”诗句,于是把红花岗改为黄花岗。黄花岗烈士成为广州起义烈士的代名词,黄花岗起义也成为广州起义的代名词。
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称。至于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岗上勒石记名。
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他们之中有满腔热血的留学青年、有愿为革命献出一切的爱国华侨、有多次参加起义的新军军人、还有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的记者等,一经同盟会的召集,毅然参加起义,百折不挠,视死如归。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和消除民族的灾难,他们愿做无名英雄。喻培伦自认名为“王光明”,这是四川人比作子虚乌有的代词,程良在敌人面前不回答一个字,因而被传为“哑党人”。他们把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放置在个人的家庭幸福之上。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悲壮的史诗。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使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处,乃在黄花岗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40:徐佩旒 徐礼明 徐日培 徐广滔 徐临端 徐茂燎 徐松根 徐满凌 徐昭良 徐培添 徐保生 徐廉辉 徐容九 徐进照 徐褶成 徐应安 李炳辉 李晚 李文楷 李文甫 李雁南 陈春 陈潮 陈文褒 罗仲霍 罗坤 庞雄 周华 游寿 江继复 郭继枚 劳培 杜凤书 余东雄 马侣 黄鹤鸣 饶辅廷 张学铨 周增 林修明 福建20:方声洞 冯超骧 罗乃琳 卓秋元 黄忠炳 王灿登 胡应升 林觉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文 林时爽 刘六符 刘元栋 魏金龙 陈可钧 陈更新 陈与燊 陈清畴 陈发炎 广西6:韦树模 韦荣初 韦统淮 韦统铃 李德山 林盛初 安徽3:程良 宋玉琳 石德宽 四川3:秦炳 喻培伦 饶国梁
部分烈士简要信息:
喻培伦,别号云纪,四川内江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林文,别号时爽、广麈,福建侯官人,日本大学学生。
宋玉琳,别号建侯、豫琳,安徽怀远人,军官。
方声洞,别号子明,福建侯官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饶国梁,别号小峰,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林觉民,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尹民,别号靖庵、无我,福建闽县人,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学生。
李文甫,别号炽,广东东莞人,香港《中国日报》经理。
陈文褒,广东大埔人,南洋商人。
李德山,广西罗城人,龙岸民团管带。
陈与燊,福建闽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
罗仲霍,广东惠阳人,南洋教员。
庞雄,广东吴川人,军人。
陈可钧,福建侯官人,日本正则学校学生。
饶辅廷,广东嘉应人,教员。
陈更新,福建侯官人,长门炮术学校毕业。
冯超骧,福建侯官人,南洋水师学校学生。
李雁南,广东开平人,南洋华侨。
刘元栋,福建闽县人,南台消防会会长。
刘六符,福建人,福建讲武堂学生。
李炳辉,广东封川人,南洋教士。
李文楷,广东清远人,星洲《晨报》印刷工人。(黄花岗起义时并未阵亡 )
李晚,广东云浮人,南洋华侨。
郭继枚,广东增城人,南洋华侨。
余东雄,广东南海人,南洋华侨。
黄鹤鸣,广东南海人,南洋机器工人。
杜凤书,广东南海人,南洋机器工人。
徐培添,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进炲,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广滔,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临端,广东花县人,工人。
徐礼明,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曾日全,广东花县人,工人。
江继复,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熠成,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日培,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容九,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满凌,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茂燎,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佩旒,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廉辉,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松根,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保生,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昭良,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应安,广东花县人。
韦统钤,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统淮,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树模,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荣初,广西平南人,教士。
林盛初,广西平南人。
秦炳,四川广安人。
周华,广东南海人,南洋华侨。
陈春,广东南海人,安南华侨。
马侣,广东番禺人,安南华侨。
劳培,广东开平人,星洲(今新加坡)《晨报》记者。
游寿,广东南海人,安南(今越南)华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5侨。
石德宽,安徽寿县人,日本警监学校学生。
程良,安徽怀远人,陆军小学毕业,任教官。
林修明,广东蕉岭人,教员。
周增,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商人。
罗坤,广东南海人,安南(今越南)华侨。
陈潮,广东海丰人,农民。
黄忠炳,福建连江人,农民技击家。
王灿登,福建连江人,技击家。
卓秋元,福建连江人。
胡应升,福建连江人,工人。
魏金龙,福建连江人。
陈清畴,福建连江人,技击家。
陈发炎,福建连江人,农民。
罗乃琳,福建连江人。
林西惠,福建连江人,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