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策略
菲尔德的这两本书我都快翻烂了,书很薄但特经看,分析剧本结构其实就是电影的骨架。在写剧本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我都要再回来翻翻他的书。但是我要说的是其实写作是一个......
因此,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电视、电影、广播、漫画、游戏都需要编剧。
2、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特质:生活触觉敏锐。
3. 学编剧可直接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这是最下策!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生多半不成气候。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大陆的教育永远以《雷雨》为典范,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4、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6、教材可以自己学习。但一个故事必须由你自己完成,在对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对生活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看书没人指导。
7、很重要的一点,你的段落(或者叫场景,幕)必须在你的描述下有镜头感,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3们的最终产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完成,而电影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镜头。所以对画面,构图的美术要求一个专业的编剧是要有所积累的。
8、当然就故事本身,很大的方面还是文学那一套。除了编剧技巧的书以外,还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比较有效,最好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影片,去对比对故事的选择和改编。此处推荐可比较的几个作品“马语者”,“冷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教父”。
9、你要想办法进入那个圈。现实的问题,有很多编剧,但是被改编或应用成电影的还是少数。很多人没有渠道。
大专?本科生?这样的话,你可以考研究生到有编剧专业的学校,但是你马上就要毕业了,估计也来不及了,因为并非好考。
但其实,在中国,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6没有所谓的正规的编剧教育。
国内的编剧教育非常落后死板,你没有必要给自己一个心理认识,觉得必须去大学受正规的此类教育,自己才会有质的飞跃。实际上编剧更多靠自己领悟。
你目前有两个选择。
1,找一份工作,然后业余坚持自学编剧。因为编剧没有三五年是不成一点小气候的,如果这期间没有一份经济支柱,你很可能会因为心理疲累而放弃编剧。自学编剧,主要建议多看,多想,多写。这是我的一个建议: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530636.html
当然也还要考虑市场资金技术方面的问题。
当你觉得自己比较专业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辞掉工作专心写剧本。
2,如果你目前觉得自己水平已经不错,那就可以去当枪手,就算是科班出生的编剧,也大多给人当几年枪手才能走上正规。你可以到网上去查查,天涯论坛有个编剧板块,你可以去看看。
最后,祝你好运。
别人的脑洞这么大,编剧技巧可以学一学
在商业类型片的世界里,好创意是可以反复使用并被广泛证实确实行之有效的,最简单的方法比如转换故事类型或背景,将男女主角换成更大牌的明星,追加制作和宣传成本到足以引起最多媒体重视的程度……但操作时需要巧妙掌握规律并最大程度地获取新形式。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今日中国,每一天一篇精彩视频,好文章!
好莱坞中有不少相当精彩的故事创意及其附属品的运行规律,下面是几个非常实用的创意元素和构思。
《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第一种创意:死去的人
1999年,年仅28岁的印度导演M·奈特·沙马兰在好莱坞拍摄了惊悚电影《第六感》,影片讲述了一个儿童心理学专家(布鲁斯·威利斯)试图帮助一个可以与鬼魂进行沟通并深受其困扰的男孩(海利·乔·奥斯蒙特),就在他开始取得重大进展之时,他却惊骇地发现,自己之所以可以和男孩进行沟通,并获知“另一世界”的秘密,竟然是因为自己早已在一年前的意外枪击中死亡,他自己就是一个鬼魂!该创意在两年后即被影片《小岛惊魂》成功效法。《第六感》的创意可能得益于导演印度文化背景对死亡的反常规认识,一个对死亡浑然不觉的男人,对自己已经死去多时这一现实感到错愕与惊骇,实在吓到了所有人。而这个创意也绝不是凭空而来,历史上有不少成功小说都曾以死者的主观视角展开叙述,《第六感》只是故意藏匿了“我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个特殊前提,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小岛惊魂》显然“抄袭”了《第六感》的这一核心创意,但你几乎不会感到雷同,因为它借助妮可·基德曼出众的外貌和表演,貌似远离现代纽约的二战背景,以及西班牙导演阿曼巴不俗的导演手法,营造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影片氛围。
鉴于复制这一创意的难度较大,而且失败率很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好莱坞没有出现大量跟风之作,但这一创意的启发性,却是空前的。比如死者与生者共存可以催化奇妙的戏剧感,就很可能是影片《第六感》带给我们的另一启示。2007年美剧《幻想警探》便巧妙利用了这一启示,该剧由导演过《申肖克的救赎》的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剧本台词一流,由好莱坞过气男明星杰夫·高布伦扮演的迷恋黑色电影的洛杉矶警探,他是个想象力惊人的中年男人,在办案过程中,总是能幻想出正在侦破案件中的受害人,并在和死者的秘密沟通中发现案件的蛛丝马迹,最终成功破案。这样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1的故事,让人很难相信它丝毫没受到《第六感》的影响。此外,惊悚片《隐形人》也借鉴了这一创意。有趣的是,在印度电影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比如在爱情喜剧片《黑帮老大再出击》里,男主角就通过自己幻想出的甘地,赢得了他那令世人瞩目的爱情。
另一个典型创意可能也来自《第六感》的启发,2005年,由马克·弗斯特导演的《生死停留》,以其精彩绝伦的剪辑手法征服了无数观众,而整部电影竟然是一个死者在弥留状态下的逼真幻觉。这个故事“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是对《第六感》的巧妙升级,大卫·毕诺夫的剧本再次将死亡的戏剧性和游戏性推向了一个电影化的极致,令人久久难忘。
《心慌方》(Cube)
第二种创意: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恐怖片,特别是低成本的美国恐怖片最常用的故事场景,B级恐怖片大都会使用这种利于控制成本的方式构架故事。最近几年,把这一类型发挥到极致的恐怖片是《电锯惊魂》,该系列的过人之处在于,常见的封闭空间正邪角力变成了一个个令人不安和却引人兴奋的死亡游戏。而加拿大电影《心慌方》则堪称此类型恐怖片的另一极端,它通过空间的最小化和不断地空间切换将不同人物挤压出各自的野心贪婪或正义坚持。在英国恐怖惊悚片《黑暗侵袭》里,导演(尼尔·马歇尔)则把洞穴冒险和女性惊悚主义融入残酷故事,也很成功。
封闭空间对向人物施加强大的外部压力非常有利,同时,空间本身也能形成一个特殊角色,比如《异形》系列里的太空船、太空监狱。这种设计,有时候也会被用于那些负责探讨人类复杂心理和人际关系的艺术电影,比如塔科夫斯基的科幻片《飞向太空》或者罗伯特·奥尔特曼的《高斯福庄园》。
第三种创意:记忆碎片
将主人公设计成一个失去记忆的人,这是悬疑故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它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次类型电影,但像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那样,在主人公失去记忆的前提下,又采用眩目的倒叙手法讲述故事,则实在令人耳目一新。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最精彩的那些故事里,他总是既担任导演又兼顾撰写剧本,2006年的《致命魔术》也是这样,影片没有延续“失忆”这一典型情节,而是把最大悬念通过“谋杀复制人”这一关键动作表现出来,充满了令人惊讶的戏剧张力。
《记忆碎片》(Memento)
在好莱坞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的作品《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里,“失忆”也被作为一个关键道具发挥地淋漓尽致,并几乎达到了此类叙事艺术的终点。在这个感动了无数人的爱情故事里,由喜剧明星吉姆·凯瑞扮演的乔尔,发现交往两年的女友克蕾婷(凯特·温斯莱特)到一家名叫“忘情诊所”的地方把一切有关他的记忆删除。眼见甜蜜爱情一去不回,痛苦之余为了报复,乔尔决定也到那家诊所把关于克蕾婷的记忆全部删除,但记忆清除程序启动之后,他却开始后悔。想起种种甜蜜往事,他发现自己并不想真正忘掉克蕾婷,但清除程序不可逆转,他只好在自己的记忆里一路狂奔,在一切消失之前想方设法保全这份爱的回忆。
这真是一部令人心碎的电影,对爱情与记忆的辩证解析击中了当代人的情感软肋,它既是一个技巧纯熟的故事,又能在技巧之上唤醒和刺痛每个人内心的情感记忆,实在相当高明,妙不可言。相比之下,像《玩命记忆》这样的故事则不免显得小气,它讲的是一个谋杀者因为意外而短暂失忆,醒来后被误导,破坏了劫匪的绑架计划,成功解救了人质,但记忆苏醒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这起绑架案的策划者。不过这倒是个很有趣的讽刺作品。
假借失忆编织推理落网、爱情陷阱的故事实在太多,开具一份漫长的清单似乎并不困难:《初恋50次》、《特工狂花》、《我脑海中的橡皮擦》、《谍影重重》、《我是谁》、《灵幻夹克》、《鸳梦重温》……关键在于确定影片的类型,并置换故事背景,有关失记的故事,还有很多花样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