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策略
猴子
猴的种类很多,有猕猴、懒猴、蜘蛛猴、疣猴、叶猴、红面猴、狒狒、山魈、金丝猴、黑叶猴等。猕猴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我国的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也产猕猴。它们大多住在靠近河流的密林中,营树上生活,群居,猕猴的身体除面部、耳廓、手掌、足掌、臂部以外,都密生黄色的细毛,两眼向着前方,两个鼻孔很接近。猕猴的手和足都能握物,这是跟在树上攀援和跳跃的生活相适应的,下地后常用四肢行走,有时也能用后腿直立行走,牙齿的形状和数目都和人相似,吃果实和种子,也吃鸟卵和昆虫,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猕猴的大脑很发达,大脑不仅体积大,遮盖了脑的其他部分,而且表面生有很多凹沟,所以大脑的表面积增大很多,由于大脑发达,所以猕猴的行为复杂,记忆力和模仿性很强,马戏团常训练猕猴表演各种动作。猴是灵长类动物,很多动作与人类动作相近,才智仅次于人和类人猿。它的脑结构也与人十分相似。猴有100多种,世界上最小的猴生活在厄瓜多尔、巴西和秘鲁地区,叫做“倭狨”。这种猴连尾巴在内也只有30厘米,而尾巴就占去了一半,它们吃苍蝇、蚊子、蜘蛛和飞蛾,所以也叫食虫猴。世界上最大的猴是非洲的狒狒,身高90厘米到一米,体重达50多公斤。世界上最珍贵的猴是中国的金丝猴,它青面蓝鼻,鼻孔朝天,肩背金光闪闪的毛发。野生的猴多喜欢群居生活,由一只体大力强的公猴担任“猴王”,统率着全群,其他公猴当“卫士”,保卫母猴和仔猴。如狒狒在寻找食物和饮水时,都是集体行动,并由最强壮和最勇敢的雄猴组成“先锋队”在前头开路。如遇到狮子或其他敌害,“先锋队”就冲上去搏斗,周围树上的狒狒则一起大声喊叫壮威助战。峨眉山的猴还“拦路打劫”,使游客哭笑不得。猴子经过训练可以耍猴戏、演杂技,帮人作事。马来西亚训养的猴可以爬到20多米高的椰子树上摘椰子,一只猴子一天可摘1000多个。英国人训养的猴子可以骑着狗去放羊。日本的兽医让猴子当助手,帮助医生给动物开刀。美国人训养猴子为四肢瘫痪的人当保姆。
猩猩
灵长目 猩猩科
学名:Pongo pygmaeus
英文名:Orang-utan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部分地区。猩猩(又名黄猩猩)的英文名实为马来语"林中野人"之意。成年雄性两颊生出"颊胝",老年时脸呈圆盘形。猩猩栖居于海拨1500 米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地带。单独或成对生活,树栖,日行性。平 时行动迟缓,在地面走动笨拙。以野果、树叶、种子、昆虫、鸟卵 及其他小动物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8-9个月,每产1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
猿猴 猿猴ape
最古老的灵长类,也就是人类及其现代所有猿猴的共同先祖,可以上溯到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这种动物与其说是像猴,不如说更像松鼠。这是一种爱在地上乱窜,专门以昆虫为食的胆小哺乳动物。
古新世的地球是个温暖平静的世界,广袤的热带森林向赤道两侧伸展,远远超出了今天的范围。欧、亚、非三大洲到处是热带森林,北美大部分是丛林。当时的北美洲与欧洲通过格陵兰连成一片大陆。在这片森林的居民中,有一大群长有尾巴、外形像老鼠的哺乳动物。它们今天的近亲是一批专门吃昆虫和果实的哺乳动物,如田鼠、豪猪和鼹鼠。可能由于地面上竞争过于激烈,也可能由于树上存在比地面上更为丰富的食物,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开始爬上树去,以果实、昆虫、鸟蛋以及幼鸟等为食。今天非洲和亚洲仍残存这种早期灵长类的孑遗,它们被称为“原猴”,其中包括颇有名气的狐猴和眼镜猴。这些原猴几千万年来体形骨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非常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另外一些种类却变化很大,从中迅速辐射演化出生存于当今世界上的所有原猴、猴、猿及人类。
灵长类的进化很能说明演变倾向于稳定或变化之间的竞争。在300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原猴的主干在世界热带雨林区极其成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另一些早期原猴进化很快,促使它们进化的动力可能是很微弱的、不易察觉的环境变化,气候波动,或其他与之生存相关的动物的变化。即使是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物种的演变方向,日积月累,在某些地方不同适应方式的新的种群就会出现。
树栖生存往往可以促使一些种群迅速演化。在树上攀授跳跃要比在地面上行走较为安全便捷,它使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63动物的后肢变长,前爪逐渐失去了像鼠那样的尖爪,而变成扁平的指甲。爪子对于树栖动物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适应,便于攀援树木的枝干,但下树时就会显得非常笨拙,并且在悬吊抓握时不甚方便。当前肢进化成抓握的手时,爪子就显得累赘了。所以在大部分灵长类中,爪子进化成成了指甲,只有一小部分灵长类仍然保留了爪子,主要用来梳理毛发。手指和脚趾都变长了,变得更加灵活。这些动物还保留了尾巴,可以起平衡作用或成为帮助抓握的器官。它们演化成直立的姿势,并能大幅度地转动脑袋。由于它们出现了特有的神经系统,以精确控制肌肉运动,大脑的灰质层也大大扩展。这些进化改善了这些新型动物在枝上作迅速和突然运动的应变能力比如抓住一根树枝的同时捕捉一个快速移动的昆虫或小蜥蜴。
跳跃、攀援和把握,成为它们生活的一部分,视觉变得比嗅觉更重要。视力的进化对于树栖三维视野的动物来说,比地栖两维视野的动物更重要。因为树栖时往往要判断一只昆虫或一根树枝的准确位置和距离,这就必须有立体的视野。于是,早期原猴的头逐渐发生变化。它们的吻部开始缩短,头骨变圆,眼睛视网膜对于暗淡的光线变得十分敏感,而且能辨别颜色。它们的眼睛也变得很大,以增强摄取光线和分辨的能力,并在周围发展出角质的保护层。当两个眼睛逐渐移到脸部正前方时,一只眼睛的视线能够与另一只眼睛的视线重叠,使之产生所谓的双目视觉,然后逐渐导致立体视觉。立体视觉赋予它们以精确判断距离的能力,但是像兔子这样的眼睛长在胸袋两侧的动物,必须时刻警惕来自左右和背后的袭击,而不必观察它们吃的东西。因为草不会移动,它们靠鼻子和嘴巴就能定位。再则,吃草也不需要很高的天分,不像树栖灵长类专门在树梢捕捉昆虫,始终要应付三维空间环境中的敌害。
森林是比草原更为复杂的环境,灵长类的感觉和运动适应使得它们能利用森林中的各种食物资源。灵长类的大脑频繁处理从感觉器官传来的信号,并指挥四肢的运动,所以大脑的进化对于适应环境也非常重要,为此灵长类大脑的相对体积(脑量与体重之比),也要比其他动物大
猿与猴的区别
1、与人类的关系不同:猴比猿类在生物学分类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与人的亲缘关系上,猴比猿要远得多。
2、体型不同:猿的体形比猴大外,而且手比腿长。主要区分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
3、特征不同:猿类没有尾巴、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屁股上的胼胝(臀疣),只是长臂猿有臀疣(它是低级的猿),猴子却统统具有这些结构。
猩猩与猿、猴的区别
1、体毛颜色的不同:猩猩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糙,幼年毛发为亮橙色,某些个体成年后变为栗色或深褐色。
2、种族分类不同:猿是13种大型的高智能的灵长目动物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6的总称.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猿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属于猿的各种动物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
猩猩就是平常说的红毛猩猩,是亚洲唯一的大猿,现在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蒸汽缭绕的丛林里。在灵长类当中,猩猩的两个种有许多方面是很突出的,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栖,也是繁殖最慢的——哺乳动物。
3、生活习性不同:猴和猿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主要吃果实(比如榴莲、红毛丹、木菠萝、荔枝、芒果、倒捻子、无花果)、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等。
扩展资料
猩猩与猿、猴的比较
猩猩也叫人猿,与猿、猴共同属于灵长目人科的一属,而且都是哺乳动物与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
马来语和印尼语叫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活动的习性通常不用声音沟通,通常有好几个个体会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但彼此不干扰,平均寿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厘米左右。
属猩猩科,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人们把红毛猩猩称作世界上最憨态可掬的哺乳类动物。红毛猩猩与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灵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