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攻略
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
导演 :
大卫·芬奇
主演 :
摩根·弗里曼
布拉德·皮特
格温妮丝·帕特洛
凯文·斯帕西
类型:惊悚 / 剧情 / 悬念 / 犯罪
上映时间 : 1995年
播放时间 : 127分钟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一九九五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情类”及最佳剧本奖
·一九九五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九十年代最具悬念的影片之一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同时共有七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所以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sins):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嫉妒(Envy)、暴怒(Wrath)、傲慢(Pride)
傲慢之罪为路西华(Lucifer),贪欲为玛蒙(Mammon),好色为阿斯蒙蒂斯(Asmodeus),愤怒为撒旦(Satan),暴食为贝鲁赛巴布(Beelzebul),懒惰为贝利亚(Berial),而利卫旦(Leviathan)为嫉妒之罪。(对于七宗罪所指的人物说法不一,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种。)
圣经中说:“暴怒的人,必受刑罚,你若救他,必须再救。”
圣经上说:“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
影片简介:
自从《沉默的羔羊》推出而叫好叫座之后,从哲学角度探讨变态狂人犯罪心理成为一些新派推理谋杀片的创作重点,布拉德·皮特 与摩根·弗里曼 主演的本片用一种控诉式的姿态来质疑现在这个犯了天主教“七大罪”的美国社会,令人看完影片之后感到心情十分沉重。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大胖子在脏乱的家中因“暴食”而死,他的头埋在一盘意大利面中。接着,一名律师在办公室中被割肉而死,凶手在地毯上用鲜血写下“贪婪”一词,仿佛牧师在向世人传道。这两件变态的凶杀案相连起来之后,西姆赛推断这不是单纯的谋杀事件,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杀人案。后来更进一步指出凶手是按天主教经典中指出的人类七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愤怒”来进行谋杀,于是到图书馆阅读但丁《神曲》等探讨人间与地狱的文学经典来找寻破案线索,对文学一窍不通的米尔也不得不一步一步起地开始阅读《文学经典导读》。无论在凶案设计和破案方法上,本片都特别强调文学和哲学的重要性,且用“思考”来取代“动作”在警匪片中的主导地位。
剧情介绍:
故事背景是一个整天下雨的不知名城市,摩根·弗里曼饰演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而布拉德.皮特则是怀抱理想热情来这里上任的新人。他们碰到了一连串离奇的凶杀案,凶手故意在现场留下人类的七个罪诫“暴食、贪婪、懒惰、性欲、骄傲、嫉妒和愤怒”,跟警方大玩心理战。一冷一热的警探组合终于逼到凶手投案自首,却无法改变既定的悲剧命运。导演戴维.芬彻在银幕上呈现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黑暗面,由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凶手在终场前发表了一段自辩之词,更具高度的反社会煽动力。
威廉是纽约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个凶杀案专家,他当了32年的警察,多年来几乎每一分钟都在辛劳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觉得疲惫极了,幸好现在还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终于可以享享清福了。
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给他派了一个新搭档——年轻气盛的米尔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纽约来的,起初翠西并不同意来这座繁乱的城市,但米尔斯认为只有这里才能让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于是在他的百般劝说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风严谨,办事老成,米尔斯则有些冲动,心高气傲的他对威廉办案的方式很不以为然。
也许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的,米尔斯的第一个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后一个案子——一个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杀了,可是在现场,米尔斯和威廉却没有发现什么线索。
紧接着另一起案子发生了,一位富有的辩护律师格特被杀害,在凶案现场的地板上,凶手用血写着两个字:贪婪。细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个案发现场,不露掉每一个蛛丝马迹,终于在冰箱后面发现了两个字:暴食。这时他们才醒悟到原来他是被强迫吃下大量的东西直到胃被撑破而死的。
威廉猛想到了《失乐园》中的语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他认为接下来还会发生5个谋杀案,分别与其他的诫条可怕地联系起来,可米尔斯却并不相信。
翠西邀请威廉来家中吃饭。米尔斯有些不高兴,但翠西却和威廉谈得很愉快。
在现场发现的指纹使格特的当事人毒贩维克多成了怀疑对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当警察赶去拘捕他时,却发现他早已经死了,在墙上写着“懒惰”二字。
通过图书馆内部的调查资料,威廉终于把目标锁定为记者约翰·多伊——一个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纹而将手指上的皮剥掉的变态者。但当威廉和米尔斯前去寻找他时,他已经溜走了。在约翰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金发妓女的照片。但等他们找到她时,她也死了,旁边又是“淫欲”两个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约翰打来电话告诉他们他又下手了。——一个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边写着“骄傲”。威廉决定办完这个案子再退休,可约翰却突然来自首了。谨慎的威廉认为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因为还有两条罪未完成,约翰一定还有花招。
约翰招认还有两具尸体,并愿意带他们去找。这时,有人给米尔斯送了个包裹来。威廉打开时却发现了里面竟是翠西的头颅,约翰告诉米尔斯是“嫉妒”杀死了翠西。
盛怒和悲伤之下的米尔斯无法控制自己,开枪打死了约翰——他犯了“愤怒”之罪,是完成7条训诫的最后一人。
看着米尔斯被押上警车,威廉面对夕阳默默无语。
七宗罪--想象或者宿命
要在电影表现哲学思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以前听老师在课堂上讲,电影乃是最具体的艺术(最抽象的艺术是音乐),它最适合作的事情是telling story,而不是讲道理,或表达意义。象《十诫》这类电影的成功,完全有赖于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具有让理解观众其中哲学的条件。要是电影不借助用这些哲学源出的某种世界做背境,实现这一点就更加困难了。原因同上:类似阴阳五行、十诫、玄道、轮回、生死等带宗教的哲学是很抽象的东西,而电影是具体的。人们很难用具体表达抽象。
然而《七宗罪》恰好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的讲一个连环谋杀的故事。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火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撒旦也是地狱中最大的魔王,共有七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路西弗 (Lurifer),《失乐园》记述的其实就是路西弗,其余六名被称为撒旦魔王的堕落天使是:何撒兹勒 (Azazel,电影《驱魔人》中提及的恶魔。) 、别西人(Beelzubub)、彼列 (Beliel)、亚巴顿 (Abadon)、莫斯提马 (Mastema)、萨麦尔 (Samael)。到十六世纪后,基督教更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傲慢 (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以及贪欲(Lust)。
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这里的上帝,是旧约中的“主”。《旧约》中“主”的形象,和《新约》中圣子耶稣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主”是万能的,只告诉人们去做,而并不解释为什7a64e58685e5aeb9361么:比如他告诉亚当和夏娃:不可吃那苹果,但是决不对他们说原因。他还讲求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和惩罚(主灭了罪恶的所多玛城)。而耶稣则是传道者,他更多的讲求宽恕(他放过了叛徒犹大)。
分开来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构成死罪(上帝只告诉我们,犯下这七宗罪者,必下地狱,强调的是死后而非现世的惩罚)。所以电影中由杀手施行的七罚,仔细分析,也是很遵守规则的:他并不直接动手杀人。胖子被迫食用过多撑破血管而死,律师割下自己的肉(one pound of flesh, no more and no less),毒贩(sloth)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模特(Pride)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而死。杀手自称犯下Envy的罪行,Envy本身是不够成罪行的,只有当他因此杀害了无辜者(米尔思的妻子),才成为米尔思狂怒(Wrath)的报复对象。
照这样的思路,杀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实,这里有一个圈套。圣经十诫中说,“不可妄呼上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说,圣主只有一个,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传道。只要抓准了这一条,凶手的立场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论”也就烟消云散。沙摩塞其实已经找到了这个漏洞。在第七天(放晴的星期日),三人在汽车上的对话。沙摩塞说:“那么你所行的是上帝的善事?”杀手非常聪明,说:“上帝的做法是奥秘的。”根本不从正面回答。
再来看老干探在图书馆中所查书目,但丁的神曲,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还有天主教字典,除开最后一本,前面两本都是想象力的产物。为什么他查的不是圣经,而是“人”的著作,文学作品?——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天国与地狱的形象,才有“历尽七层洗尽死罪,以致人间天堂”的说法!这时候再想想律师的死法为什么要套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噢,我们又被捉弄了。哪里是什么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象罢了
但丁在《神曲》里zd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从轻到重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1、色欲(拉丁语:luxuria,英语:lust)放纵自己的欲望,只重视肉体的满足,忽略心灵的沟通交流。
2、暴食(拉丁语:版gula,英语:gluttony)浪费食物,沉迷享乐。
3、贪婪(拉丁语:avaritia,英语:greed)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的事物。
4、懒惰(拉丁语:acedia,英语:sloth)逃避现实、无责任心及浪费时间。
5、懒惰(拉丁语:acedia,英语:sloth)逃避现实、无责任心及浪费时间。
6、嫉妒(拉丁语:invidia,英语:envy)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恼恨他人。
7、傲慢(拉丁语:superbia,英语:pride)最严重的罪恶,包括对上帝不敬权、对他人凶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宗罪
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
分别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 定义及起源: 七宗罪 en:Seven deadly sins,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天主教教义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见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
“重大”在这里的意思在于这些恶行属于原罪,例如盗贼的贪婪源于欲望。
这些恶行最初是由希腊神学修道士庞义伐草撰出8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行,分别是贪食、色欲、贪婪、伤悲、暴怒、懒惰、自负及傲慢。庞义伐观察到当时的人们逐渐变得自我中心,尤以骄傲为甚。懒惰在这里是指“精神上懒惰”。
六世纪后期,教宗额我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减至7项,将自负并归入骄傲,伤悲并归入懒惰,并加入妒忌。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遗背程度。其顺次序为: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较后期的神学家如圣多玛斯·阿奎纳则对这个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见。
“重大恶行”与不可饶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谈。
圣经原文『和合本歌罗西书』
《歌罗西书》 2:18 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有古卷作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的自高自大,
《歌罗西书》 2:19 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神大得长进。
《歌罗西书》 2:20 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
《歌罗西书》 2:21 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
《歌罗西书》 2:22 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
《歌罗西书》 2:23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愤怒,相信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至少犯过一次上述“罪行”,包括自己在内。只是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以及认识的不同。
神曲里七宗罪的顺序:
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顺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为:
一)好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但丁的标准是“过份爱慕对方”,而这样便会贬低了神对人们的爱)
二)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三)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或是以但丁的观点,贪婪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四)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懒惰被宣告为有罪是因为: 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补缺失,因应该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从但丁的神学观念上去看,懒惰是“未能全心爱上帝,未能全副精神爱上帝,未能全人之心灵爱上帝”-具体来说包括懒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满足及无责任心)
五)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与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但丁描述为"love of justice perverted to revenge and spite"){译: 对正义的爱堕落为复仇和怨恨。}
六)妒忌-因对方所拥有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0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但丁说:“Love of one's own good perverted to a desire to deprive other men of theirs”){译: 对自身优点的爱堕落为一种剥夺他人优点的欲望。 }
七)骄傲-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holding self out of proper position toward God or fellows; Dante's definition was "love of self perverted to hatred and contempt for one's neighbor"){译:把自己相对于上帝或FELLOWS的位置放在错误的地方; Dante的定义是“对自己的爱堕落为对身边的人的憎恨与轻视”}
四世纪当时的埃及僧侣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 把这些罪行定为八种“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 而在东正教方面,这些冲动仍然被描述为“致命的激情” 而不是深藏在他们体内的罪孽。而主动迎接这些“激情”或拒绝与这些“激情”对抗的人在正统基督徒道德神学(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四种基本美德和神学三美德合称为七德行。具体罪行:贪婪,失控的欲望,是七宗罪中的重点。其他的罪恶只是无理欲望的补充。:
色欲:肉体的欲望,过度贪求身体上的快乐。
饕餮:贪食的欲望,浪费食物或者过度放纵食欲,过分贪图逸乐皆为饕餮一罪。
妒忌:财产的欲望,因对方拥有的资产比自己多而心怀怨恨(此处的资产并非限定于财产,更多的指才能、才华)
懒惰:逃避的欲望,懒惰及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懒惰一罪的产物。
傲慢:卓越的欲望,过分自信导致的自我迷恋,以及过分渴求他人的关注为傲慢。
暴怒:复仇的欲望,源于心底的暴躁,因憎恨产生的不适当邪恶念头。
各种罪行其实环环相扣,所以各种各样的动机也被假设成是与各种罪行相连。例如骄傲(过度迷恋自己)其实暗示了贪食(过份消耗或浪费食物),其余各种罪行亦有相同的连系。每种罪行其实在表现出自视比神更重要,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爱神。学者和神学家们也利用了属性(attribute)和原因(substance)设立图解(schema)来解释这些罪行。
七宗罪在拉丁语中为: “superbia”,“invidia”,“ira”,“accidia”,“avaritia”,“gula” and “luxuria”。在重新排列后,它们的第一个字母可以形成中世纪拉丁语“saligia”,然后衍生出其动词“saligiare”(去实行一条罪名,to commit a deadly sin)。
Various mnemonic devices exist for remembering the sins in English, e.g. PEG'S LAW (pride, envy, gluttony, sloth, lust, avarice, wrath).
至于在天主教教义里,在2865个有编号并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92年的命令下出版的章节里有一段关于七宗罪的描述。违反道德行为的主要编纂法典(The Principal Codification of Moral Transgression for Christians)仍然是《十诫》和至福,正面道德的基本声明。相应惩罚:色欲:在硫磺和火焰中熏闷
贪食:强迫进食老鼠,蟾蜍和蛇
贪婪:在油中煎熬
懒惰:丢入蛇坑
暴怒:活体肢解
妒忌:投入冰水之中
傲慢:轮裂
在神曲中有类似惩罚的设想。对应恶魔:1589年Peter Binsfeld把每种罪行和恶魔联系在一起,代表各种罪行的恶魔会引诱拥有相同罪行的人。根据 Binsfeld 的分类,其配对如下:
路西法 (Lucifer):傲慢 (Lucifer是因傲慢,不愿向耶稣下跪引起耶和华不满)
玛蒙(Mammon):贪婪 (财宝和贪婪的错误神)
阿斯蒙蒂斯(Asmodeus):淫欲 (激怒或是欲望的魔神的始祖)
萨麦尔(Samael):暴怒 (愤怒的化身)
别西卜(Beelzebub):饕餮 (苍蝇君主,圣经中以“鬼王”相称呼)
利维坦(Leviathan):妒忌 (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
贝露佩欧鲁(Belphegor):懒惰(原为亚述的魔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