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解答
迪士尼国际配音公司动画片花木兰(19张) 导演:彭河 翻译:涂卫中 监制:张云明 中文配音: 成龙—李翔 陈佩斯 —木须 许晴— 花木兰 张潮—尧 郭
周五的英语课老师给我们放了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这是我一直想看但还没来得及看的电影。
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这部影片中的花木兰机智、勇敢而有自我想法。为了为家族争光,嫁个有钱势的人,她竭力克制自己的个性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2,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她痛苦,她伤心。从木兰的这种个性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她的身上集聚着中西方的性格。东方的孝顺,西方的自我个性。
在场景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如:龙、长城、建筑、剑、国外热衷的中国功夫、家族制等的运用,处处都体现着中国文化。虽然背景,场景有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为蓝图,但在人物的刻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还是西方的张扬、幽默、民主,极好的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这部影片还有着极好的教育意义。我们看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顺,不甘落后勤奋而努力地向着目标的性格,与匈奴勇敢、机智地斗争。在她的身上集聚着美的品德,让人很佩服、很受感动。
影片中有一角色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充满幽默感的龙——木须。龙是中国的象征,木须的安排是合乎中国文化特点的。木须的出现给整部影片加上了调味料,增添了不少的欢乐。他有着夸张的性格,冲破中国传统严肃、正经的局面。
我在想,为什么咱们中国的传统故事自己拍不出好的动画片,人家美国人却能拍得这么好呢?看来是中国动画制作人才缺乏想象力,没有创意啊!
看了一遍英文字幕英文原音后有点在想看一遍中文配音的,因为还有些地方没看明白,而且中国的配音还是很不错的。
没看过,帮你找点评论吧
《花木兰》由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制作出品。本片改编自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但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该片巧妙的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
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
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剧情结构
依照悉德‐菲尔德的剧情结构法,从开始到木兰离家为第一幕建置部分,该部分包括:1,介绍主要人物:以木兰见媒婆体现角色性格和状态。2,提出戏剧性前提:征兵。3,戏剧性情景: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与木兰自我观念的冲突。情节点1是木兰扮男装从军,也即故事真正开始处。
从离家之后到木兰去京城为第二幕对抗部分,木兰放下布娃娃为第二幕中间点。第二幕前半部分的动作主题是木兰想要成为合格的军人,其中木兰爬上桅杆拿箭为紧要关头1。第二幕后半部分的动作主题是木兰想要和大家一起打败匈奴,其中木兰的身份被揭穿是紧要关头2。木兰决定去京城救人是情节点2。
剩下是第三幕结局部分。
角色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沿用美式动画常见造型原则,正面角色基本为长方形和圆形脸,头顶平直;反面角色为三角形脸,头顶尖。
按美式动画惯例为主角配备了多话、滑稽、多动的配角——龙,起调剂情节、幽默搞笑、在无人时与主角对话、揭示主角心理、代替旁白和引进神话因素等多重作用。此片因情节需要,龙出场较晚,故另增加一无言配角——蟋蟀,在第一幕发挥相同作用。
反面主角单于也配有一只鹰作为陪衬,是此类动画片中较为少见的。鹰的头部造型采用了模仿单于的方法,构思新颖。片中单于出场不多,且此类威胁性角色不宜多话,也不宜多动,本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故片中通过增加鹰的方法,在单于不出场的情况下,也让观众通过鹰感到他的威胁,效果极佳。
片中正面角色的马,借鉴了中国汉唐时期的马匹艺术造型风格,写意神骏,是该片一亮点。
相反匈奴的马造型基本写实,但夸大头部,使之有野兽的感觉。
动作设计
动作设计首先是影片中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如衬托木兰女性魅力的头发运动的设计,表现其叛逆性格的跳过桥栏的设计,表现木兰父亲好强性格的放开拐杖、跛脚走路的设计等。
动作设计还是衡量动画片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精细的动作设计,才能使动画角色栩栩如生。如在花树下,父亲劝慰女儿前,先抚摩手背表示考虑的设计,龙在看报纸时添手指的设计等,都起到类似作用。
预备动作是动画中场景7a64e58685e5aeb9364转换的常用手法,如在花树下,父亲先抬头皱眉,然后传来隆隆战鼓声,转入征兵一节。
细节设计
精巧的细节设计,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类型的细节在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情节方面,如木兰第一次在花树下和父亲交谈的细节,虽然短暂,但却起着连接角色情感,与结尾呼应,并铺垫后继主要情节的作用。
在动作方面,如木兰用龙点火放炮一节的设计,巧妙的将现实与神话,严肃与搞笑完美结合在一起。
在道具方面,如木兰在见媒婆时用过的扇子,后来用于夺下单于的剑。进一步点出了角色冲破性别歧视,实现价值理想的主题。
三维技术
本片为二维动画片,但部分地方也使用了三维或仿三维技术,用以增加画面深度、写实性和立体感,如开始的三维长城、部分三维烟雾图层的导入等。
场景造型
偏重风景设计,总体追求写实和意境结合。如雪山一节,山体为写实造型,远处的雪地采用水墨写意的方法表现。
部分采用了夸张手法衬托人物,如象镜子一样映出木兰身影、使她感到迷失的祖宗碑刻。
节奏
本片总体节奏紧凑,在容易减缓情节的部分,如训练、行军、木兰心理描写等,都采用歌曲带过。在叙事部分,人为制造多处紧张情节,使全片保持快节奏感。如木兰的奶奶闭目过街,木兰军中洗澡等。
悬念插入是美式动画常用手法,可以在紧张节奏处进一步制造高潮,或将幽默因素加入到严肃段落中。如雪崩一节,士兵射出绳索却又没有抓住,木兰随意射出绳索却被士兵抓住的悬念制造。
场景动画
因本片为二维动画,难以体现三维场景运动效果,故大场景动画的表现相对较弱。因此额外设计了一些辅助段落来加强场景动画效果,如雪崩一节中,加入龙乘坐金属盘滑雪的设计。
镜头技巧
镜头的剪接长度控制,是制造气氛、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木兰抱着最后一枚炮弹去炸雪山时,采用了越来越短的剪接手法,以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气氛。相反,在高潮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延长镜头时间,以调动观众期待情绪,如雪山被炮打中的延长镜头,单于挥剑砍向木兰时的停顿。
画面构成与效果
画面的构成因素直接决定效果的营造,如第一次在花树下,前景花枝对中景人物的衬托作用。又如雪地之战中,将俯视远景表现数量庞大的敌军画面,和冲向镜头的敌军骑兵中景画面,交叉使用,营造出富于强大冲击力的威胁效果。
影调色调
影调和色调的设计非常讲究,不同情节段落有自己的成套色系,且相互间协调统一,共同衬托主题。如开始用于家乡场景象征木兰性格的明艳色调,结尾象征胜利团员的高调,雪山中象征战争的灰白青冷色系,皇城中象征威严与危险的暗红色系等。又如在看到被烧毁的军营时,利用从高调到低调的突然转变,加重突然面临危险的戏剧效果
音乐音效
本片的音效和音乐设计非常精致,无论用于抒发思想的歌曲——部分同时起场景过渡作用,还是衬托情节的音乐,以及各种音效的使用都极具匠心。如马匹在雪崩中冲突一节,因实际雪地中的音效必然不够响亮,难以衬托紧张情节,片中就在每一次马匹冲落的时候加入磬的打击声,效果完美。又如木兰和军队离开烧毁营寨进入雪山一节,用主调高亢的音乐预示隐藏的危险。
总结
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制作共同打造的结果。目前有些人认为某些国产动画片的差距,仅仅在于故事的问题,或是制作技术的不足。我个人认为缺乏大规模、全方位的影片设计,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