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解答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
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波动的现象,也就是心动念。这种念动是极其微细,这个起心动念本人完全不知道,连八地以前的菩萨都不知道。
这个极其微细的波动,在佛学里有个名词叫无始无明。无明加一个无始,这两个字加得妙!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也没有理由。要说:为什么它会动?为什么会有这一动?愈问就愈糟糕,为什么?愈问它动得愈厉害,波动得愈厉害。
别管它,随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个动,那个微细的东西叫无始无明,从它以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4就有因、就有果,第一个没有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别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出不来,就坏了,这是无明烦恼。
2、见思烦恼
见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来说,是以迷理和迷事来分别见思二惑,迷于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叫做见惑,迷于事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五烦恼,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识宗来说,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来分别,分别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见惑,俱生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断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见惑之位,叫做见道,断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断之位,叫做无学道。
3、尘沙烦恼
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扩展资料
三惑是和三谛是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
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
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
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
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
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惑
百度百科-见思
百度百科-无明烦恼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
引证释义:碧野《知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老地主还是在烦恼着怎样来祭塔的那一回事。”
近义词:忧愁、懊恼、烦躁、苦恼、苦闷、道郁闷、烦扰、发愁、烦闷、不快、纳闷、烦懑等。
反义词:安宁、愉快、写意、快活、惬意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忧愁 [ yōu chóu ]
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引证释义:冰心《繁星》:“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版期间。”
二、懊恼 [ ào nǎo ]
心里别扭,烦恼。
引证释义:鲁迅《书信集·致萧军》:“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权了。”
三、烦躁 [ fán zào ]
烦闷急躁。
引证释义:茅盾《子夜》十四:“吴荪甫忽然烦躁起来,用劲地摇一摇头。”
歌名:《烦恼歌》
演唱:张学友
作词:林夕
作曲:gustav jonsson.markus sepehrmanesh.tommy tyser
歌词:
不爱的不断打扰
你爱的不在怀抱
得到手的不需要
渴望拥有的得不到
苦恼 倒不如说声笑笑
生活不要 太多钞票
多了就会带来困扰
过重的背包
过度的暴躁
什么都不要
一起呼叫
没有烦恼
除了呼吸其他不重要
除了现在什么都忘掉
心事像羽毛 越飘越逍遥
烦恼什么烦恼
除了心跳没有大不了
人们不该去羡慕飞鸟
世界比我大 把自我缩小
把自己的当做跳蚤
谁也不值得骄傲
人间疾苦知多少
花开到花落知多少
不了 把一切看成玩笑
吵吵闹闹像G大调
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过重的背包
过度的暴躁
什么都不要
什么都不要
不和谁比较
不和谁争吵
过份思考 庸人自扰
别庸人自扰
一切轻于鸿毛
才能消灭烦恼
一起呼叫
没有烦恼
除了呼吸其他不重要
除了现在什么都忘掉
心事像羽毛 越飘越逍遥
烦恼什么烦恼
除了心跳没有大不了
人们不该去羡慕飞鸟
世界比我大 把自我缩小
烦恼什么烦恼
除了心跳没有大不了
人们不该去羡慕飞鸟
世界比我大 把自我缩小
扩展资料:
一、歌曲介绍
《烦恼歌》是张学友专辑《在你身边》中歌曲,由林夕作词,歌曲翻唱自Luis Fonsi-Irresistible。还有一个翻唱的英文版是B3-Can't Fight The Feeling。
《在你身边》是张学友的国语专辑,普通版共收录《在你身边》、《好久不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66见》等十首歌曲,中国内地引进版增录两首歌曲。该专辑由张学友担任制作人,于2007年1月26日发行。2007年,专辑歌曲《好久不见》获得第一季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十大金曲奖。
《好久不见》专辑曲目:
1、《听天由命》,作词:林夕,作曲:bobby yim、juvie train、gan-d。
2、《原罪犯》,作词:林夕,作曲:林琪玉。
3、《在你身边》,作词:小安,作曲:小安。
4、《有一个地方》,作词:冷玩妹,作曲:方大同。
5、《难道真的不能用爱解决吗》,作词:冯翰铭,作曲:冯翰铭。
6、《好久不见》,作词:易桀齐,作曲:易桀齐。
7、《I Don’t Wanna Be》,作词:小安,作曲:小安。
8、《烦恼歌》,作词:林夕,作曲:Gustav Jonsson、Markus Sepehrmanesh、Tommy Tyser (翻唱自Luis Fonsi《Irresistible》)。
9、《上不完的课》,作词:冯翰铭,作曲:冯翰铭。
10、《但愿人长久》,作词:苏轼,作曲:梁弘志(电影《但愿人长久》主题曲)。
内地版增录歌曲:
1、《理想国》,作词:潘源泉,作曲:王黎光(电视剧《贞观之治》片头曲)。
2、《天机》,作词:潘源良,作曲:王黎光(电视剧《贞观之治》片尾曲)。
二、歌手介绍
张学友(Jacky Cheung),1961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毕业于香港崇文英文书院。
1984年因获得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而出道。1985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Smile》。1993年发行的专辑《吻别》打破华语唱片在台湾的销量纪录 。1995年起连续两年获得世界音乐大奖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奖。1998年获得第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
2001年获得第23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2004年发行首张个人全创作专辑《Life Is Like A Dream》。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2月29日,举办“张学友1/2世纪世界巡回演唱会”,打破12个月内巡演观众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3年获得第35届十大中文金曲金曲35周年荣誉大奖。
2016年举行“A CLASSIC TOUR 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198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霹雳大喇叭》。1989年凭借剧情片《旺角卡门》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1990年凭借武侠片《笑傲江湖》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3年出演喜剧片《东成西就》。
1996年正式息影。2001年复出拍片。2002年凭借文艺片《男人四十》获得印度新德里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2010年主演文艺片《月满轩尼诗》。2015年主演动作片《赤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烦恼歌
百度百科—张学友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