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解答
1923年,蒙古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爪,发现者命名为龟型镰刀龙(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并将其归入到巨海龟中,直到1990年,较完整的化石发现后,才知道镰刀龙是一种未知的庞大的恐龙。从此揭开了镰刀龙类(Therizinosauria)恐龙的漫漫发现史。
几乎所有的镰刀龙类都生活在白垩纪,但最古老的镰刀龙类却可以追索到侏罗纪早期,2001年,IVPP的徐星等人在中国云南下禄丰组早侏罗纪世地层发现了峨山龙(Eshanosaurus)(距今2.01亿年前-早侏罗世早期Hettangian阶),化石包括牙齿与不完整左下颌骨。这化石的发现表明镰刀龙类不止生活在白垩纪,他早在侏罗纪早期就已经出现,然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向多样化不断的发展。(但是该龙存在争议,好像不能100%肯定是镰刀龙类)
斗转星移,到了白垩纪早期,镰刀龙类中最耀眼的明星,北票龙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9(Beipiaosaurus)(距今1.21亿年前-早白垩世中期Barremian阶)登场了,其属名“北票”来自化石产地所属的中国辽宁北票市义县组,也是盛产“带毛的恐龙”的热河生物群之核心地带。)北票龙化石是1996年由民间收藏者捐献给IVPP的,构成主要是部分椎骨和肢骨碎片,但其中令人兴奋异常的是,北票龙的双臂,双腿表面覆盖着一层与中华龙鸟非常相似的细丝状皮肤衍生物,这表明这种细丝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在此后的镰刀龙类中皆有生长,且可能在许多兽脚类恐龙上都有生长,它代表了后来出现的鸟类羽毛的演化初级阶段。
北票龙身上的细丝状皮肤衍生物无分枝,大约0.1毫米宽,50~60毫米长。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肱骨的纵切面上有褐色血管结构,一些管腔中有褐色小圆球,它们沿着管腔分布。这些小圆球的形状和大小显示它们有可能是恐龙血细胞的遗迹。图像分析法结果显示北票龙骨组织有较高的血管密度,表示它具有较高的新陈代谢率。从骨组织特征及作为体表隔热层的细丝状皮肤衍生物的存在来看,北票龙与此后的镰刀龙类可能为恒温动物。
一分钟了解镰刀龙
真搞不懂镰刀龙是怎么设计的
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利爪状如镰刀,非常奇zd特。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是肉食性恐龙中一种特化的类群,可能以植物为食,它所具有的一系列异化版特征可能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镰刀龙主要分布在今东亚和北美洲,大多数种类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不过文献权显示在侏罗纪早期的岩层中也曾发现过镰刀龙类群的化石。
镰刀龙类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虚骨龙类、手盗龙类,和鸟类有亲缘关系。它们大部分是植食或杂食动物,长有原始羽毛。该类的学名是镰刀龙超科(Therizinosauro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