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解答
截止到今年5月份为止,林丹的球拍磅数是30磅。有新闻报导为证。
换线师揭秘:林丹球拍磅数最低 角色球员老换线
2011-05-28 11:35:44 来源: 半岛晨报-海力网(大连)
羽毛球大赛期间,穿线师总是最忙碌的人,从5月初备战苏杯到昨日20多天里,中国羽毛球队穿线师们一共穿了500多把球拍,累积有5000多米拍线经过他们的手穿到了球星的拍子上。昨日记者专访了国羽穿线师张志平,听他讲述为国手们“穿针引线”的故事。
羽毛球大赛期间,穿线师总是最忙碌的人,从5月初备战苏杯到昨日20多天里,中国羽毛球队穿线师们一共穿了500多把球拍,累积有5000多米拍线经过他们的手穿到了球星的拍子上。昨日记者专访了国羽穿线师张志平,听他讲述为国手们“穿针引线”的故事。
林丹的磅数在男队员中相当低
磅数,就是指球线的张力,即松紧程度,磅数越高,球线越紧,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高。职业球员对磅数的要求很苛刻,一点点的差别都会很敏感。“在国家队里,每名球员都有自己的战术风格和技术特点,对球拍的要求也就各有不同。 ”张志平说:“比如林丹,他不太喜欢太高的磅数,他要求的磅数是30磅,这样能比较好地控制球速。 ”两年前另一位国羽穿线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林丹的磅数是32磅,何时低了两磅?张志平说:“不同的球员在不同时期打法与技术不同,对拍线磅数要求也会改,林丹去年开始改的。磅数越高并不意味着弹性越好,但越高越消耗体能却是真的。 ”业余选手通常会要求穿线磅数在25、26,而在职业选手中,男选手通常在32左右,林丹目前要求的30磅在男选手中是相当低的。张志平还透露,每次穿完线,林丹还会在拍头上粘两层胶布,“他的拍头本身已经比较重了,再粘两层就更重了,这样便于发力,不过主要是他的习惯问题。 ”
与男队员相比,女队员的磅数都比较低。江鑫、王适娴的磅数都是29磅,王仪涵是30磅。但于洋的磅数变化是最大的,张志平说:“她前两年曾经像男选手一样要求过32、33的磅数,不过现在体能发生了变化,她的磅数也调低了,她通常要求竖线比横线磅数大。 ”
上场少的队员反而常换线
从苏杯开赛到昨天6天时间里,国羽穿线师们共穿了200多把拍子,其中中国队150多把,其余的是为新加坡等国家队的国手们穿的。平均一天穿30多把,那么哪些球员用拍最“废”呢?是最爱扣杀的傅海峰吗?张志平说:“男子双打确实比较容易打断,因为扣杀多,还容易打偏,拍线越是在边缘处越脆弱。不过傅海峰换拍线不多,他和林丹一样,不喜欢新拍的感觉,喜欢用熟拍。傅海峰其实不是力量最大的球员,他只是速度控制得最好。为了加强球拍的耐用性,傅海峰通常要求多拉一条横线。 ”在国羽中,目前磅数最高的是小将柴飚,他的磅数是33。而换线最频的是张楠和徐晨,为什么上场不多换线反而多呢?张志平说:“因为需要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陪练,练习多自然损耗大。 ”
这就是高手,没有办法。
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可是,这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林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游泳,还打篮球,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着玩。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那一年,林丹5岁。 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 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 在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9岁时,在泪水中成长 1992年,9岁的林丹顺利进入福建省体校,来到了距上杭县600公里远的福州。在省体校的第一个学期,林丹是伴着泪水度过的。 林丹是在那年的冬天进的省体校,一向怕冷的他很不习惯宿舍的生活。自从把他送到福州的爸爸妈妈走后,他就开始哭,几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场。甚至有时在训练的时候,练着练着想家了,小林丹就哭起来了,教练一看,就先让他站在一边,哭完了再练。训练完了,回到宿舍,他独自一人常常发呆,不知不觉中又开始哭起来。后来,林丹开始给家里写信,一天一封,主题基本都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来看我吧。直到今天,林丹妈妈还保留着其中的一些信。好在外婆外公和舅舅在福州,稍微缓解了林丹的思家情绪。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点好吃的,给妈妈打个电话,周日再回到体校。
刚到省体校的时候,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林丹根本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衣服不知道换,床铺不知道怎么整理,更别说换洗床单枕套了,整个人都邋邋遢遢的。到体校的第一个星期,因为总是一个人发呆想家,在宿舍里哭,也想不起来去洗澡,他居然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澡。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从家里再回到体校的时候,林丹想家的情绪才缓解了一些。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哭了,家信也减少到一星期写一封了。 在挺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林丹不服输、自尊心强的特点便显现出来。很快,他学会了换衣服、洗床单,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训练中更是特别要强。林丹妈妈说,有一次,林丹发烧打点滴,但他却不愿耽误训练,没有向教练请假,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训练了。 14岁时,在部队经受洗礼 1995年,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林丹获得了男单冠军,被解放军队看中,让他到队里试训了10天。之后没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军队的录取通知,12岁的他就这样跨进了军队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到解放军队后,队里给林丹发了很多新装备,好像还是凯胜的,有服装、球拍等,抱着这些装备,林丹别提多开心了。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的是木头拍子,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装备。 除了新装备,林丹还拥有了自己的军装。当时他的个子特别小,还不到1.4米,帽子戴在头上像扣了一口锅,腰带系到最里面的扣眼还是松,裤子直往下掉,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 1997年,林丹随解放军队到南日岛体验部队生活。在那里,他们这些专业羽毛球选手每天要跟部队官兵一起出操、站岗,在大太阳底下站e5a48de588b67a64363几十分钟、夜间紧急集合等,林丹都一一体验过。除了操练,他们还要跟部队同吃同住,在解放军队训练的时候,大家总觉得伙食不好,挑来挑去的。到了那里,吃饭的时候,大家左看右看,看不到饭里的肉。据林丹说,那里讲究的是“看菜吃饭”,也就是说看没什么菜就多吃饭,即使有菜也要看着吃。有一次,林丹跟连长、班长几个人一起吃饭,一个盘子里只有几条小咸鱼,林丹上去就夹了两条放到自己碗里吃,班长后来质问他:“知道什么叫‘看菜吃饭’么?旁边还坐着连长呢!”刚去部队的时候,林丹要洗澡,就问澡堂在哪儿,几点有热水。班长告诉他这里洗澡不用热水。结果在部队的20天,林丹只洗了3次澡,也就是用凉水冲一下便赶快穿上衣服。经过那段时间在部队的锻炼,林丹充分感受到了当军人的不容易,体会到了军人的可贵可敬,也让他平添了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种感情后来在林丹得胜后的标志性动作——行军礼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林丹说自己在赛场上的那股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这股霸气是缘于他从小不服输的性格。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林丹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情况下都不愿低头,从地方体校到军队,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更好的锤炼。 成为“超级丹”
绝不可能为了炫技而故意换拍子,就是拍线断了,而断线之后最好能立即换拍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专业运动员,使用的球拍磅数很高,高磅数的特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0点是拍面弹性小,硬度大,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出球直接,那么断线了之后,就无法实现这个目的了,所以首选一定是换一个准备好的拍子,而不是用断了线的拍子继续打,这恰恰是林丹对每一分,甚至每一个都精益求精,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的体现,试问,如果是双打运动员断了拍或者线去换拍子你会认为是装逼多还是想要继续战斗的成分多呢?林丹作为最顶级没有之一的羽毛球运动员,这些都已深入骨髓。
运动员在回合中换拍,恰恰说明对每一分都非常重视,也说明他的精力高度集中。我们业余打球碰到断线往往就继续打了(其实很损球拍),但是出球质量会很差,更不用说执行战术。所以在重要的比赛上,能第一时间换就快换,断了线,一般挑个高球还是能争取到时间的。双打节奏快更易断线,有同伴撑着,换拍更常见。林丹这个球不够高不够远,阮天明杀得并不重但还是来不及接回去了。
1.断线的球拍手感变化很大,回球相对断线前没力气。发挥不了水准,容易失分,所以换拍。
2.对于比赛时断线,一般水平高的羽毛球运动者才能发现,一般是通过手感和听觉去发现断线,而不是视觉。
3.对于比赛时换拍,我认为这是林丹强大的地方,回个后场高球,然后跑起来换拍准备接杀。2016奥运会中的这球我觉得是差点能救起来的(不过丢了就是丢了)。不过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操作骚起来也是人之常情。
4.我觉得拿着个说林丹装逼的媒体有些不太合适,毕竟断线的时候这么操作都看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