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资讯
基本制度演变过程:
一、萌芽于战国:
1、理论上:
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2、实践上: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二、建立于秦朝:
1、内容:
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特点:
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巩固于西汉:
1、内容:
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特点:
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四、完善于隋唐:
1、内容:
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2、特点:
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强于北宋:
1、内容:
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
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2、特点:
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六、发展于元朝:
1、内容:
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特点:
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七、强化于明清:
1、内容: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八、结束于1912年:
内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特点: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②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③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万马齐喑”,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
③经济上,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3、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王朝兴衰历史主要规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势造英雄、英雄出少年。
中央集权脉络: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
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8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
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国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史记·夏本纪》云:“将战,作《e68a84e799bee5baa6334甘誓》,乃召六卿申之。誓词中提及的六卿、六事之人、左、右、御等,皆军队将士的称谓。
参考:夏朝的政治结构,来源:历史春秋网
杜勇:论夏朝国家形式及其统一的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摘要:Autarchy and City-state are two opinions about the form of state in Xia Dynasty,both of which have theoretical defect.Based on the Noble-state theory,a viewpoint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ncient state offered by a Germany Scholar Roman Herzog,we analyze the results of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literature about Xia Dynasty。来源:CNKI
其实这句话不应该这么断句,来应该是: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源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比如分封制的内容包括,出百兵勤王镇守疆土,等等,这就体现了,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度。另外,我觉得,这也可以知很好的解释,为何上古三代行不成,中央集权制。是因为原始时代思维的局限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