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资讯
1、三亚
三亚市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四季如夏,鲜花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构成了三亚市特有的自然景观。最适宜休闲度假。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多姿多彩。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四季如夏,可谓三冬不见霜和雪,四季鲜花常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这种气候最宜旅游休闲度假。
2、青岛
青岛古称胶澳,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濒临黄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滨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地理条件很特殊,境内有三大山系,海山成趣,别有一番情致。
3、秦皇岛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这里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000个以上。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大批的候鸟从这里经过、嬉戏,吸引了众多的观鸟爱好者。在曲径通幽的林荫路上漫步,如同倘徉在天然氧吧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4、珠海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珠海有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在珠江口辽阔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计有146个,其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海域的万山群岛。
5、日照
日照地处山东半岛南翼,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气候温润宜人,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素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没美誉。日照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风光,60多公里的金色沙滩水清、沙细、滩平,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养胜地以及开辟海上运动场、海水浴场的天然良址。
6、厦门
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和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组成,背靠漳州、泉州大陆,是我国东南的一座海港风景城市。厦门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摄氏度,太阳充裕,一年四季花木繁盛。素有“海上花园”称誉。
7、北海
位于广西省南部,紧靠北部湾,三面环海,有涠洲、斜阳两个海岛,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3区1县,是一个花园式港口城市。北海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一个“海”字,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海洋博客,海洋新闻,海洋说吧)珍品、海洋运动、海洋文化都是北海的宝贵资源。北海银滩因“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而被誉为“中国第一滩”。
8、大连
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四面山环水绕,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海滨城市。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大连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享誉海内外。
9、 海口
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位于海南岛最北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现代旅游的五要素一应俱全。海口市植物四季常绿,种类繁多。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城区以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由热带区系植物的各种栽培种组成,主城区椰子树繁茂,素有“椰城”的美称。
10、宁波
宁波位于我国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宁波钟灵毓秀,文化璀璨,青山秀水间,遍布名胜。为海内外观光旅游者钦慕神往。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评选活动于去年12月启动,三亚、海口、北海、厦门等10个城市入围“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评选。三亚以其不可替代的热带旅游资源,备受网民和专家青睐,最终夺下桂冠。同时入选“最美海滨城市”的海南城市还有海口,排名第九。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3同时海南正加快“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海南旅游度假!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
青岛,烟台,日照,大知连,三亚,厦门,香港,台湾。。。都挺好啊!个人觉得青岛最美,青岛是一座海岸线漫长、山脉众多、水域面积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之所以被称作是“帆船之都”,优越的自然条件当然是第一位的。比如在中国,没有哪一座海滨城市拥有大大小小的海湾35个,也没有哪一座城市同时还道有69座岛屿,更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拥有5000多座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所以说,青岛人推开窗户,就是山景,就是海滨。青岛的城市,又专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洗礼的“欧陆洋城”,历史古迹遍及大街小巷属,具有异国情调的花园洋房500多座,这当然也是中国版图上绝无仅有的。所以,青岛人一说起自己的这座城市就滔滔不绝,因为这里的“山海城岛湾”是最有特色不过了。
青岛是一座海岸线漫长、山脉众多、水域面积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之所以被称作是“帆船之都”,优越的自然条件当然是第一位的。比如在中国,没有哪一座海滨城市拥有大大小小的海湾35个,也没有哪一座城市同时还有69座岛屿,更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拥有5000多座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所以说,青岛人推开窗户,就是山景,就是海滨。青岛的城市,又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洗礼的“欧陆洋城”,历史古迹遍及大街小巷,具有异国情调的花园洋房500多座,这当然也是中国版图上绝无仅有的。所以,青岛人一说起自己的这座城市就滔滔不绝,因为这里的“山海城岛湾”是最有特色不过了。
山
青岛的山,单从名字上来分析,就各有各的趣味、风格和特色。比如崂山,以攀登“辛劳”而著称,山山相连,故两千多年前称做“劳山”。又,浮山。人航行在大海之上,远眺家乡之山,最有情调的就是浮山。因为远远望去,浮山的九座山头一字排开,就像是一道绿色屏障一样,漂浮于海上,故谓“浮山”。还有贮水山、观象山、观海山、双山、丹山和北岭山等等,人们一看名字,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青岛的山因为多是花岗岩山体,山头突兀、高耸,树木茂密,所以非常适合居住。或者说,这样的居住环境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从青岛城市发展史来看,市内最早有人居住的山是会山和青岛山。会山是明清时代的名字,现在7a64e58685e5aeb9361叫太平山。因其面对黄海外面的太平洋而得名。在这两座山中,原有两个村庄,一个是会前村,一个就是青岛村。会前村村址即是现在中山公园的东园,而青岛村村址即是现在的迎宾馆和青岛路、江苏路和常州路一带。到上个世纪初,这两个村庄的村民约有近千户,他们是青岛的原住民。
初的青岛人是以出海打鱼为生。胶州湾、青岛湾、汇泉湾和浮山湾都是青岛最早的渔场,也是渔民们修船补网的地方。后来,青岛人开始在山上种植农作物,如小麦、棉花、大豆和花生等。
青岛人最早的房子,也是屋顶用海草、麦秸苫盖,四面墙壁全是花岗石砌成的“石屋子”。当然也有简易的半地穴式坯房,称作“地窝子”。当1897年冬天德国人侵占青岛之后。青岛的中国式传统房屋几乎被拆除一空,只剩下了两座象征式的建筑,即“老衙门”和“天后宫”。随之而起的,是一片片具有欧陆风情的别墅洋房,遍及各个山头。由此,青岛才有了独特的,以“青山”、“红瓦”相融的“原始城市色”。
山居之妙
青岛的建筑多依山势而建,其建筑体量也是随着山体的起伏而变化,成为大山的一种精巧的“装饰品”。这与中国其他一些城市的建筑有所不同,绝少正南正北的房子。因为青岛地处海岬,丘陵众多,依山就势显然成了一种城市规划的基本设计原则。当然,这种设计原则也会在一些经典建筑的细部中体现出来。其实,更加使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城市建筑设计原则,还包括了气象、海洋、河流与地震的一些因素。
所以,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会不难发现,不管青岛的建筑是什么方向,其建筑的主立面还是基本朝着东南方向的,而其东北或西北方向的山墙和檐头,都是比较高耸的。因为青岛地区每年的主要风向就是两种:东南风和西北风。东南风不仅给青岛带来了海洋气候的凉爽,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雨水。故青岛夏季的潮湿,也是出了名的。而西北风带来了内陆的干冷和风雪,但是由于众多山体的渐次遮挡,建筑北立面的风雪会大大减弱。基于这样一种条件,青岛建筑的瓦面坡度比欧洲同等纬度的房屋瓦面坡度要小。且,许多老房子北侧的窗户比南面要小,旋转楼梯也多设于北侧。南面不仅窗户大,还有内外走廊和阳台。讲究一点的,还设有老虎窗和造型别致的木构架,这样既达到了通风透气的效果,又可以通过木构架大量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增加人文色彩。
所以说,青岛的山,是一种城市资源,是这座城市美丽轮廓线的自然文脉。
海
青岛的海之所以多情、浪漫,有风韵、有魅力,辽阔而不平淡,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这是因为青岛的海更贴近城市,更趋于自然,更有亲和力,也更加丰富。
海对青岛人来说,既是城市的一种依赖和向往,也是城市空间上的一段“留白”。它每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每天的桨声灯影里,都伴随着城市的律动和呼吸。
海是青岛这座古老而现代城市的“原生色”和“广告色”,也是青岛人最喜爱的颜色。比如,在所有的青岛著名企业商标中,几乎都有海的动感和颜色。像海尔、海信,不仅企业商标上有,就连企业的名称中,也少不了一个“海”字。再如青岛啤酒、澳柯玛等等,它们不但将啤酒花和浪花“结合”了起来,而且还将海洋与青岛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远景“结合”了起来。因此,我们不得不说,青岛的海不仅仅有一种天然之色,还有我们还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伟岸与气魄。青岛之海,蓝色的春之声、夏之情、秋之趣、冬之梦。
初的青岛人是以出海打鱼为生。胶州湾、青岛湾、汇泉湾和浮山湾都是青岛最早的渔场,也是渔民们修船补网的地方。后来,青岛人开始在山上种植农作物,如小麦、棉花、大豆和花生等。
青岛人最早的房子,也是屋顶用海草、麦秸苫盖,四面墙壁全是花岗石砌成的“石屋子”。当然也有简易的半地穴式坯房,称作“地窝子”。当1897年冬天德国人侵占青岛之后。青岛的中国式传统房屋几乎被拆除一空,只剩下了两座象征式的建筑,即“老衙门”和“天后宫”。随之而起的,是一片片具有欧陆风情的别墅洋房,遍及各个山头。由此,青岛才有了独特的,以“青山”、“红瓦”相融的“原始城市色”。
山居之妙
青岛的建筑多依山势而建,其建筑体量也是随着山体的起伏而变化,成为大山的一种精巧的“装饰品”。这与中国其他一些城市的建筑有所不同,绝少正南正北的房子。因为青岛地处海岬,丘陵众多,依山就势显然成了一种城市规划的基本设计原则。当然,这种设计原则也会在一些经典建筑的细部中体现出来。其实,更加使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城市建筑设计原则,还包括了气象、海洋、河流与地震的一些因素。
所以,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会不难发现,不管青岛的建筑是什么方向,其建筑的主立面还是基本朝着东南方向的,而其东北或西北方向的山墙和檐头,都是比较高耸的。因为青岛地区每年的主要风向就是两种:东南风和西北风。东南风不仅给青岛带来了海洋气候的凉爽,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雨水。故青岛夏季的潮湿,也是出了名的。而西北风带来了内陆的干冷和风雪,但是由于众多山体的渐次遮挡,建筑北立面的风雪会大大减弱。基于这样一种条件,青岛建筑的瓦面坡度比欧洲同等纬度的房屋瓦面坡度要小。且,许多老房子北侧的窗户比南面要小,旋转楼梯也多设于北侧。南面不仅窗户大,还有内外走廊和阳台。讲究一点的,还设有老虎窗和造型别致的木构架,这样既达到了通风透气的效果,又可以通过木构架大量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增加人文色彩。
所以说,青岛的山,是一种城市资源,是这座城市美丽轮廓线的自然文脉。
城
打个比方说,如果青岛的山是一部古代史的话,那么青岛的海就是远古史,而青岛的城则是近现代史。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青岛的山所擎起的,是古代的人文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汉代驯虎山上童恢伏虎的故事、秦始皇游崂山的传说、李白所留下的著名诗篇《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还有张三丰、邱处机在崂山修炼的故事。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蒲松龄所留给我们的千古佳话,《崂山道士》和《香玉》。在老市区的一座座山头上,我们还能找到明代初年所设立的一座座烽火墩堡的历史遗迹及其它。
青岛作为现代都市,却是始自1897年的德国侵占时期,至今也不过是一个“百年青岛”。这个青岛之城的格局与先前有所不同,即将山和海都作为城市的参照系,把城建在山海之间,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山海气蕴,吸纳岚光海色。于是,经过百年战火的洗礼和建设,一座海滨之城拔海而起,依山而立,成为祖国的东方门户。
欧陆之城
青岛这座城市一向被称作是“东方瑞士”、“万国建筑博览”之城。它的城市品质,还被总结为“红瓦、绿树、碧海、青山”。这就是说,青岛有瑞士的静谧和小巧,还有各式各样的典型建筑。城中大片大片的红瓦顶,是指建筑的规模和气派;而绿树成荫的街道,又构成了其峰回路转的幽深;而碧海和青山,又作为城市的两大“动态背景”,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所以,凡是到过青岛的游客,无不为这里的山海城浑然天成而感叹。其实,这就是青岛的美妙迷人之处,也是一种欧陆风情。
有人说,青岛最美的地方是其城市的建筑紧紧贴着大海,道路也随着大海的弯曲而不断延伸。还有人说,青岛的山是把城和海都拥抱在自己的怀里,襟红瓦和碧海。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而实际上,青岛之城是山和海的有机组合和填充。没有这扬扬洒洒的城市风光,青山和碧海就缺少了灵性。
城市语言
青岛的“城市语言”有多种多样。比如,青岛的历史建筑多是两层、三层;大型公共建筑多、单体庭院式建筑多;风格各异的山花多、围墙多、门廊多、阳台多、老虎窗多;有些景观建筑,或街道的中心建筑上,半圆形转角多、塔楼多;街心大型树木多、公共绿地多、花园多、古力多;由于山体和道路的衔接关系,路与路之间的石阶路多、主干道旁边的支路多、行道树树种多。这些,都是一座城市的“特殊语言”,它们无时不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在。
在这些“城市语言”中,我们还不能忽视自然景观给我们这座城市所带来的独特的“语言效果”。如青岛的海湾多、海岬多、沙滩多、岛屿多、码头多;再数就是山头多、山头公园多、上山的小径多。
曾几何时,青岛人的餐桌上要是没有了海鲜海货,那真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缺憾。所以说,青岛人餐桌上的海货也多。青岛的女孩子服饰色彩多、丽人多。因为有了这么多、这么富有创造性的“城市语言”,所以青岛有着鲜明的“城市个性”和丰富多彩的“城市表情”。我们说,青岛作为一座现代国际化都市,它的内涵是美丽、开放而富有的。
太原市...旅游..省钱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虞封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61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永祚寺双塔(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童子寺燃灯塔 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晋阳湖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南董茹村一带。晋阳湖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湖水面积48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8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冬季为5℃~15℃,常年不结冰,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 ★崛(山围)山:崛(山围)山位于太原西北24千米处,这里松柏围裹,郁郁葱葱。春天,山花争艳;深秋,遍山红叶。“崛(山围)红叶”是太原八景之一。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千米处,系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年)开凿的高达63米的摩崖石刻大佛,也称西山大佛。它脚下埋着的寺院,曾是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 ★崇善寺 原名白马寺,位于太原市上马街中部南侧,是一处隋末唐初创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称之为“三晋名刹”。寺内的大悲殿,是一处标准的明代建筑,内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高达8.5米,风格、造型都很别致,而且色彩绚丽,衣纹线条流畅。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艺术品。 ★北朝壁画 北齐娄睿墓,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1千米处。 20世纪80年代初,娄睿墓壁画的出土,曾在我国考古学界引起过一阵轰动。在墓道、甬道的两壁和墓室的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出土时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壁画71幅,面积200 55平方米。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场景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壮阔画面。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千米,分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晋阳古城建成于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毁于宋初(979年),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遗址被列入中国十大遗址保护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开发保护中。 ★汾河景区 汾河公园是太原城市建设的民心工程,建成于2000年10月。景区长6000米,宽500米,蓄水260万立方米,绿地130万平方米,各种灯饰达7000余盏。园内波光粼粼,花团锦簇,芳草如茵,风景秀丽,是太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太原旅游“一卡通” 持太原旅游“一卡通”可免17景点门票。(门票总计金额495元,“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这些景区(点)分别是: 晋祠博物馆、天龙山景区、双塔寺景区、中国煤炭博物馆、蒙山景区、窦大夫祠、多福寺、净因寺、龙山景区、太山景区、省民俗博物馆、省艺术博物馆、太原动物园、傅山碑林公园、莲花台土雕群、市森林公园百鸟园及青年宫演艺中心《唱享山西》。 全市中国邮政各网点设售卡点,办卡规程为:购卡人填表登记——支付票款——制卡——发售。本市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办理,在并大中专(技校)学生和长期在并外地人员凭学生证或工作证、暂住证(签发半年以上)以及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