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游戏资讯
你要看清楚它的店铺名称,有的是假店铺,它真名就叫旗舰店或者官方网店这样的,还要看一下信誉就知道了,我的搜藏有它的官网你可以看一下,因为平时都在哪里买开了东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近三年来我国服装零售业走势不容乐观。2010年,我国服装业量价齐升;2011年价升量跌;2012年,量价双双承压;进入2013年,我国服装终端消费仍然未见起色,延续疲软的发展态势,服装消费增长动力遭遇了发展瓶颈。2012年行业经历拐点,2013年行业颓势依旧
服装业以品牌外延扩张和提价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遭遇到瓶颈,传统期货为主的订货模式也逐渐失去它的魅力。先讲期货订货制度,企业根据过往销售情况和对未来流行趋势的预判制定款式,这是一种传统链条式单向的"推",消费者是被动选择。而现在不少淘品牌常先少量推出某几种单品,根据消费者的预定的情况再决定哪些款式量产,相当于"类订制"。根据市场需求、终端消费者反馈来决定产销的典型企业是红海中杀出一条生路的小米。这个模式小米运用的炉火纯青,服装企业可以适当借鉴,将原来单向的生产方式灵活变动,更多的考虑市场的变化。而这些要求对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和反馈,也对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提出了极高要求。
粗放的外延扩张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加盟与代理层级极多,利益纠葛复杂。在"旧时代"这是企业跑马圈地的法宝,能够快速占领市场,不断提高区域覆盖率和渗透率。但多层的代理层级使得服装企业必须通过较高加价率确保各渠道环节获得合理回报,产品成本的高企,使得其难以与线上扁平销售渠道下的价格相竞争。通过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出,虽然线上品牌的利润较传统线下服装品牌要低一些,但是在成本一块却是大大低于传统服装企业的。传统服装企业竞争力在这里来开了一大截。
再看一个数据,淘宝搞的双11带来全民消费狂欢,但是却使得百家重点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负增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受双11的冲击,2013年百家重点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增长-0.3%。而线上服装类销售年复合增速却在50%以上
根据服装行业研究报告公开数据,A股服装上市企业电商业务贡献的收入是连年高速增长,以七匹狼09-12年线上收入增速例,分别为749%、767%、308%、70%,可以说是爆发。但是线下业绩却甚理想从而拖累整体业绩,还是以七匹狼的数据为例,09-1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0%、11%、33%和19%。
这里有个悖论,线上电商高速增长的业绩是分流自线下渠道,大多线上电商策略是以不触动线下原有渠道利益和价格体系为前提,采取线上清线下库存策略、线上专供款策略,也有一部分是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策略(同价策略失去线上高性价比优势,一般消费者并不青睐同款同价产品)。因此,线上产品在分流里线下消费者的同时却难以产生更高的收入规模。
但是固守陈规将死的更快,一些具有636f70797a64361先进意识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上海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在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反复提到"全球化""互联网化","传统零售企业的模式和行为很封闭,而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的机体能力已经被延伸,所有资源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我们必须颠覆固有的行为和模式。"
2012年,美特斯邦威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013年,继续加大调整力度,预计共关闭了不盈利直营店100家以上。更重要的是门店调整与O2O战略同步发力,美特斯邦威以"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的体验式购物为目标,对终端形象全面升级,在几大城市建立了具有文化特色的门店,如厦门闽南风情、成都宽窄巷子主题店等。周成建表示:"两三年我们会升级千店体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体验和购物模式"。
那边,森马服饰业提出“1-3-5-7”战略:1 年内调整终端渠道,3 年内进一步强化供应链并加强电商销售能力,5 年内逐步进入Shopping Mall,7 年内试水国际化。
连传统产业航母万达集团也发出利用大数据,走到线上去的号召。经过一年多的开发研究,决定建立万达会员体系,用现代移动终端的先进技术,把会员消费次数、额度、喜好等一切建立和掌握起来,根据大数据做出分析。然后针对性进行下一阶段的招商和调整商家布局。
庞大、沉重如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都绞尽脑汁拥抱大数据,服装企业还有理由觉得自己的供应链太重,渠道太冗长,难以轻装上阵么?线上线下利益不是零和博弈,两者有机融合将是大趋势,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运营效率,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创新模式是服饰企业迎来业绩拐点的关键。
2014,将是服装企业变革的元年
中国服装产业是一个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6快速崛起的产业,在这个不太受关注的产业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值得大家关注的企业。10年前销售能达到1000万元的服装企业屈指可数,今天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服装企业已不在少数,像美邦这样的企业已经开始了从50亿到100亿元的迈进。
当然,单纯的销售额不应是大家追求的唯一目标。如果单从销售额来说,中国确实有很多销售额不错的服装企业,但它们还不能被称之为世界级品牌,世界级品牌首先要在行业内得到认同。
很多人以为只有奢侈品牌才会得到业内的尊重,这样中国短期内不可能有世界级企业的出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谁都不会把ZARA当做奢侈品,但它依然可以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
我组织中国服装企业考察团到日本学习时,带他们去优衣库,很多老板看到之后直摇头,觉得这个品牌卖的都是基本款,东西不时尚,太土了。我向他们解释,我不是设计师,我带他们看的不是流行趋势,而是服装产业背后的商业路径。就是这家看上去毫无设计可言的品牌去年年报显示销售额为8300亿日元(合618亿元人民币)。
任何一家能够影响世界的服装企业,在管理上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ZARA的供应链管理,H&M的跨界合作,优衣库的品类管理,这些都是放之任何行业皆准的功底。中国的服装企业不应该只盯着欧美和流行,我们也应该看看左邻右舍,看看和我们发展历史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与美邦相似,在创立优衣库之前,柳井正掌舵专营男士正装的“男服小郡商事”株式会社。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品牌GAP在日本所向披靡,受此启发,柳井正放弃了自己正在经营的西服生意,决心做日本的GAP。由于自己没有生产能力,柳井正找到被喻为亚洲GAP的佐丹奴,希望成为其日本的代理商,但被拒绝,历史也许从此刻开始正在改变。1984年,柳井正创立了自己的休闲服品牌优衣库,从由UNIQUECLOTHINGWAREHOUSE缩写而来的品牌名UNIQLO中可以看出其品牌内涵——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提供低价、优质的产品。
柳井正明白,刚刚成立的优衣库不可能从正面与GAP一较高下,但他更加明白对本土市场的了解是GAP所没有的。所以,优衣库避其锋芒,在郊区选址开店,尽量租用已有的建筑,花最少的钱去装修,尽一切可能降低商品的售价。而且产品本着像卖食品一样卖衣服的原则,款式上仅仅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个性化的要求。
1986年,GAP第一次提出SPA型公司的概念,即自有商标服饰专卖店。上世纪90年代初,优衣库开始跟随模仿。
但在营销方式上优衣库也同样依据本土消费者的特性而设计。比如,抓住日本人对环保的要求,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把收回的旧衣服捐给某些机构。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本人送到店中,不接受邮寄。这样优衣库在做慈善活动、提高品牌内涵的同时,还可以再次将消费者吸引到店中。
起初,优衣库并没有真正地被本土消费者接受。一些消费者被优衣库的优质和低价吸引到店中,但他们买完之后就把优衣库的包装袋扔掉,再把衣服放在GAP的包装袋中。这就是品牌的问题,在产品层面消费者已经接受了优衣库,但在品牌层面还没有完全接受。
为提升品牌形象,优衣库在1998年实施了改变形象两大战略:第一是在东京的中心繁华之地原宿,开设优衣库店;第二是通过媒体宣传改变形象。通过一系列举措,优衣库改变形象的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这样,优衣库一步一步被日本消费者接受,成为日本的国民服。2001年优衣库的销售额大约为4000多亿日元,大约80%的销量来自于本土市场。
从本土大众品牌发展到全球扩张的零售巨头,今天,优衣库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不得不承认它已经是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今年美邦提出了国民大品牌的概念,我很高兴。中国的市场这么庞大,并且处于消费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当美邦真正成为了国民大品牌,伴随着中国消费者的不断成长,美邦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更为重要的是,美邦看到的是未来的趋势。
按照代际,中国的休闲服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佐丹奴、班尼路这些香港公司;第二代是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品牌;那么第三代就是ZARA、H&M、优衣库这些国际SPA型公司。
在亚洲市场,H&M更是将SPA公司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H&M在日本计划开店400家,大部分门店都是压着永旺集团的脚印向前走。永旺集团是日本很大的零售企业,主要在日本郊区开设大型、超大型的购物中心。由于日本城市密度较大,所以只有在郊区才有条件实现吃喝玩乐全在其中的超大型购物中心。H&M之所以选择与这样的购物中心合作,也是因为只有在此才能将自身SPA化的特点发挥到极致。SPA化是全球化的浪潮,也是中国的趋势。ZARA、优衣库带来的这种新型的经营形态,更是带来服装产业SPA化、时尚化的趋势。
2008年美邦推出了Me&City品牌,可以算是本土第一家SPA型品牌。跟日本的最大区别在于,日本是橄榄型社会,两头小中间大,有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中国是一个葫芦型社会,这种便宜、舒适的休闲服主要目标顾客是学生。如今,美邦的眼光不仅仅局限在学生了,而是都市男女,这也是推出Me&City的根本原因。
美邦们的机会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差,ZARA也好,优衣库也好,它们才刚来,柳井正提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100家店,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美邦现在的基础就已经拥有2800家门店。这就是时间差,第三代SPA的竞争一定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引擎,也是它们一定要去的地方,这个时间差可以让美邦们更好地成长。
第二个是对本土消费者的了解。现在一线城市的80后、90后的审美与时尚度完全直接跟国际对接,但二三线城市还是要慢半拍,看看《非诚勿扰》就可以知道了,那些没有经过包装的男孩子们的时尚敏感度还是会弱一些,他们跟超男超女30强不一样,他们更草根、更生活化,更能代表真实的年轻一代。这对于美邦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他们更能懂得中国化时尚,如果把ZARA开到荆州,我想还不一定会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来源志皓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