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资讯
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起作用的结果,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说看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当做机遇,又要把它当做挑战一分为二。
一、当前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末,我国终于顺利加入了WTO,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入世无疑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机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系影响。经过20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种情况下会集中出现,并有可能爆发,甚至带来动荡和不安。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力量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出来多少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了多少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能否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协调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构建。显而易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科技精英,也要培养大量掌握科学技术的普通劳动者,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逐年的高校扩招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我国适龄青年进入高校的入学率应达到巧%,即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入学率的15-50%的临界点。Ill(P
1-6)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但是,要将这些青年培养成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
1、加强和改进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导
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大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信息网络时代提供的技术优势,根据经济全球的一体化的要求,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在此基础上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寓教于乐,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人生万方数据的精神支柱和航标。
2、培育正确的思想意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还需要培育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的正确思想意识和观念。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
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但也须正视严峻的现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21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终解决,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尽合理等经济上的问题引发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立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涉及本国本民族利益时,能坚决地捍卫本国本民族的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增强国货意识,多消费和使用本民族企业的产品,以支持和帮助本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族经济。从集体主义出发,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培养集体中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民族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不是要求弱化国际意识,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和文化需要中国,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同样也离不开世界,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世界。在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经济形势与对策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学习;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同时,对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要汲取;在抵制西方政治霸权的同时,对西方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强化民族意识,当代大学生在国际环境下才能立足,不迷失方向;增强国际意识,,当代大学生才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兼收并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
中国入世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会激烈加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人之间,甚至是同一行业的同一类人之间,也充满了7a64e59b9ee7ad94331竞争。新世纪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内、国外经济竟争中的强者。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当代企业要在世界经济竞争大潮中获胜,企业要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高等院校担负着为新世纪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提出了一个“激发”四个“创造”。即要激发各个行业人们的创造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倡导竞争,并不意味着处处是对抗,是斗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虽然有着激烈的竞争,但竞争并不就完全意味着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相反,事物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竞争的基础还有协作和共存。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经济项目,尖端的科技产品和计划以及人类社会谋求继续发展而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们所提倡的竞争不是对抗性竞争而是协作竞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协作,协作中竞争的思想意识。在校园中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拾和谐的人际环境。培养大学生形成竞争和协作意识,还需要大学生具备两个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竟争必须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环境和前提下进行,市场经济应该是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经济,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具备民主法制观念,在日后的竞争中他们才会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抵制违规非法的竞争行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21世纪经济活动中要遵守的信用准则,诚实守信是人们互相协作的一个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和谐。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增加文化设施,改善师生居住饮食条件,拓展通信和网络服务等等,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打下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管理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园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稳定有序地进行。如前所述,在中国已经入世,高校大量扩招,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开放,生源质量和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运作规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以灌输命令为主体的教育,以“管、控、压”为主导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维持运作,但不一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进一步产业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等教育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契约式”的“出钱”与“受益”的关系。学生出钱,学校就得让学生受益。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灌输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压”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点,形成一个“学校领导,政工人员负责,教师协同,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一种很好的载体。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糙的思想灌翰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和谐自由。
2、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照顾。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它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千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学生虽然贫困,但都年轻力壮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学校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谐校园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培养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培养大学生和谐合作精神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搞好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而且“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要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道德荣辱观,自觉地、高标准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大学生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3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
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一位哲人曾说:“失去羞耻之心会使人陷入麻木,激发羞耻之心会使人改过向善。”不辨是非难处事,不知荣辱不成人。因此,在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发挥大学生的人才素质优势,建设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
五、大学生应以城市、农村为实践基地,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青年知识分子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仍然是投身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只有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中,人生才会立志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自觉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可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于举止投足之中,内涵于一点一滴的人生奋斗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作为决定性的主观因素,将通过大学生踏踏实实的努力,身体力行的付诸实施,在克服来自自然、社会、自我的障碍和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实践。
一、当前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末,我国终于顺利加入了WTO,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入世无疑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机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系影响。经过20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种情况下会集中出现,并有可能爆发,甚至带来动荡和不安。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应该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从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力量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己经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出来多少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了多少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能否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协调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构建。显而易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科技精英,也要培养大量掌握科学技术的普通劳动者,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逐年的高校扩招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我国适龄青年进入高校的入学率应达到巧%,即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入学率的15-50%的临界点。Ill(P1-6)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但是,要将这些青年培养成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1、加强和改进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导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大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信息网络时代提供的技术优势,根据经济全球的一体化的要求,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在此基础上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寓教于乐,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人生万方数据的精神支柱和航标。2、培育正确的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还需要培育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的正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1确思想意识和观念。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但也须正视严峻的现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21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终解决,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尽合理等经济上的问题引发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立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涉及本国本民族利益时,能坚决地捍卫本国本民族的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增强国货意识,多消费和使用本民族企业的产品,以支持和帮助本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族经济。从集体主义出发,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培养集体中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民族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不是要求弱化国际意识,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和文化需要中国,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同样也离不开世界,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世界。在加强基本国情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经济形势与对策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学习;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同时,对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要汲取;在抵制西方政治霸权的同时,对西方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强化民族意识,当代大学生在国际环境下才能立足,不迷失方向;增强国际意识,,当代大学生才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兼收并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 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中国入世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会激烈加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人之间,甚至是同一行业的同一类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新世纪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内、国外经济竟争中的强者。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当代企业要在世界经济竞争大潮中获胜,企业要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高等院校担负着为新世纪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提出了一个“激发”四个“创造”。即要激发各个行业人们的创造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倡导竞争,并不意味着处处是对抗,是斗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虽然有着激烈的竞争,但竞争并不就完全意味着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相反,事物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在竞争的基础还有协作和共存。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经济项目,尖端的科技产品和计划以及人类社会谋求继续发展而面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们所提倡的竞争不是对抗性竞争而是协作竞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协作,协作中竞争的思想意识。在校园中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拾和谐的人际环境。培养大学生形成竞争和协作意识,还需要大学生具备两个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竟争必须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环境和前提下进行,市场经济应该是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经济,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具备民主法制观念,在日后的竞争中他们才会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抵制违规非法的竞争行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21世纪经济活动中要遵守的信用准则,诚实守信是人们互相协作的一个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和谐。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谐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高校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增加文化设施,改善师生居住饮食条件,拓展通信和网络服务等等,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打下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管理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园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稳定有序地进行。如前所述,在中国已经入世,高校大量扩招,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开放,生源质量和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运作规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以灌输命令为主体的教育,以“管、控、压”为主导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维持运作,但不一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进一步产业化,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高等教育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学生缴费上学,学生与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契约式”的“出钱”与“受益”的关系。学生出钱,学校就得让学生受益。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灌输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压”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高等院校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点,形成一个“学校领导,政工人员负责,教师协同,学生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让更多的人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教育变为被动教育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一种很好的载体。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糙的思想灌翰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校园内的氛围也更为轻松活泼,和谐自由。2、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照顾。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它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千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学生虽然贫困,但都年轻力壮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学校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谐校园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培养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培养大学生和谐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