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在线游戏网日期:
返回目录:游戏资讯
《食品公司》,关于食品卫生的。貌似制作者已经被起诉了。另有类似书籍《屠场》,据称罗斯福看到时,将吃到一半的香肠扔出窗外并高喊“我中毒了”。
《噩梦》(恶梦),犯人农场中的种族歧视和人权侵犯。
《西点揭秘》(将军的女儿),讲述军队中对女性的丑恶黑幕。
《神经病人》(医疗内幕),纪录片性质,反映了美国医疗体制的痼疾。
《寻求正义》,侧面抨击美国街头暴力和民众对于犯罪尤其是性犯罪者的态度。
《战争之王》,一个军火商人的发家史,侧面揭穿了美国对于军火的态度。
《九十分钟死亡倒数》,枪支泛滥的影响,枪支受害者的亲人使用枪支枪击军火商为亲人报仇。
《国家公敌》(全民公敌),监控与反监控,抨击所谓人身自由在美国的不可靠性。
《水门事件》(惊天大阴谋/总统班底),这应该是最著名的影片之一了。
《拍我》,模特纪录片,揭露美国模特行业的种种潜规则,Girl Model。
《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司法黑幕,也有种族歧视。
《三月十五日》(总统杀局),揭露了一系列政治黑幕:暗箱操作、桃色事件、甚至对政治人物道德的指责。
《义海雄风》(好人寥寥),美国海军内幕,红色法规四个字记忆犹新。
《惊曝内幕》,烟草公司的一手遮天,唔,《60分钟》是个揭幕美国社会上各种小黑幕的著名节目。
《告密者》,根据凯瑟琳·波克瓦克的真实经历改编,痛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2美国驻外军队对于其他国家民众的冷漠。
《洛城机密》,类似于《金钱帝国》的影片。
《深蓝》,著名的种族歧视电影,以1992年名噪一时的罗德尼·金案为背景。
《蓝调传奇》,一曲黑人音乐的血泪史,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的黑人们如何开创属于自己的音乐。
《光荣之路》,篮球运动励志片,第一代黑人篮球运动员所遭遇的一切,你能全部看到。
《好莱坞巴比伦》,目前我唯一知道的关于好莱坞黑幕的书籍,这应该是不可能拍摄成电影的。
《换子疑云》(Changeling),改编自19世纪初期洛杉矶的一宗真实凶案,这个案子涉及了多重丑闻。
===================
想不出来了……拜托,别忘了采纳……我这是人脑子想出来的啊
麦克摩尔的精神病患
神经病人(医疗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34内幕)
导演 |麦克.摩尔
主演 |麦克.摩尔
电影介绍
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精神病人》(Sicko),反映了美国医疗体制的痼疾,揭露了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黑幕,还对美国负责药品审批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督医疗保健行业的国会议员提出严厉批评。
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别进来。对美国政府宣称“关押在关塔纳摩监狱的囚犯可以接受与美国公民相同的高质量医疗”的说法,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他调查了当年参加“911”救援行动的志愿者。这些人当年自愿参加救援“911”幸存者的医疗行动,但大部分人因此罹患疾病。为了形成强烈对比,摩尔亲自率领一群当年的志愿者访问古巴,参观关押当年“911”袭击相关恐怖分子的集中营,了解那些犯人在狱中受到的医疗待遇,结论是无情的:那些参加救援活动的无名英雄,事后得到的医疗待遇远不如狱中囚犯。
因为此片的拍摄,摩尔已被政府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理由是违法进入关塔纳摩和古巴。
关于影片本身,摩尔表示:“我希望制作一部不同于以前作品的影片。我希望观众看了《精神病人》之后,能产生做点事情的欲望。这部电影如同一个行动号召令。”同时他承认说:“我不愿意把话语权交给与我持不同意见的人,而是更愿意呈现自己的观点。”
“医疗保险”和“喜剧”,无论从喻意还是覆盖范围上都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词汇,想要让它们共同为一句话服务,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然而在迈克尔·摩尔执导的最新纪录片《神经病人》中,它们却亲密地“勾结”在了一起。
整部影片是由几个发生在美国普通公民身上的真实案例穿插、拼接而成的,他们的生活或陷入混乱、或支离破碎,甚至还有人为此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导致他们纠缠于困境之中的罪魁祸首,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医疗保险”……纪录片中几个人的亲身经历清楚地反应出,类似的危机,不仅仅出现在美国那些未上保险的4千7百万人的身上,数百万忠实地按时交纳保险金的人,也受到官僚作风严重的“条款”的限制,而无法享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权益。
当迈克尔·摩尔仔细调查了“医疗保险”体系为何会有如此诟病存在时,得到的答案很简短: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祸。为了制作这部纪录片,迈克尔·摩尔满世界的奔波,拜访的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和法国,那里,公民根本不用交纳保险金,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医疗待遇。最终,迈克尔·摩尔将目光聚焦在了曾经在“9·11”恐怖袭击中奋不顾身地拯救生命的英雄,这些因为参与救援工作而受伤的人,现在正因为疾病而遭受着痛苦,可是在美国,医疗保险却拒绝为他们支付医疗金。然而,当他们在《神经病人》中一一露面后,迫切的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还受到了外交方面的关注。
那么,这样一部对社会问题进行沉痛地反思的纪录片,本应该是严肃的,怎么又会与“喜剧”联系到一起呢?这就要归功于迈克尔·摩尔那独特的表现手法了,他通过马克·吐温式的讽刺文风,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这些应该引起关注的故事。虽然他曾经制作过在纪录片领域起带头作用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和《华氏911》,还因此获得了奥斯卡的嘉奖,但是对于迈克尔·摩尔来说,拍摄影片的过程仍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经历,因为美国的医疗保险虽然陈腐、官僚、形式主义,却是一个有着时间、历史和资金做强大后盾的成熟体系,迈克尔·摩尔对其进行了如此坦诚、不隐讳的批评,势必又会触痛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
《医疗内幕》亮相遭“围剿” 摩尔新片试映引争议
凭借《科伦拜恩的保龄》和《华氏911》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及戛纳金棕榈的迈克尔·摩尔,携新片《医疗内幕》(Sicko)在美国举行了试映,试映的地点有点偏,离最近的大城市底特律有400公里。然而到场的记者一点也不少,摩尔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他以前在纪录片中“撒谎”的问题。
新片拿医疗制度开刀
《医疗内幕》的试映地点在迈克尔·摩尔的家乡安特里姆郡的贝莱尔村,该村距底特律城400公里,是民主党重要的筹钱基地之一。大约有880个人每人花了40美元买票看了这部片子,如果再加60美元的话,还可以参加摩尔在一家餐厅举办的派对,得到摩尔亲笔签名的电影海报、医用手套,甚至绷带。
《医疗内幕》跟踪拍摄了一批美国人在医疗系统的官僚海洋里艰难“游泳”的过程,既有上过医疗保险的也有没医疗保险的。一个孤女因为不是一家医院的“会员”而吃不到抗生素,不幸死亡;一个没有健康保险的男人被电锯切掉了两个手指,他只能出1.2万美元接好他的无名指,却付不起另外的6万美元,于是失去了中指;一群在9·11灾后营救中生病的工人得不到救治……
影片把保险公司和左右两翼政党的支持者们都描写成坏蛋,并且把美国的医疗系统和加拿大、法国、英国的医疗系统对比,称赞了后者由国家运行的医疗体系。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那些参与9·11灾后救助的生病工人从美国去了古巴,在那里他们得到了更好和更便宜的救治。
不同立场评论迥异
《医疗内幕》阴郁的调子让很多观众感同身受,来自特沃斯城的卡罗尔·齐格文说:“我觉得迈克尔·摩尔是挖掘真实情况的人。”不过更多的人是来“踢馆”的,来自美国政府、保险公司和医疗部门的人,大多不怎么喜欢这部片子。美国健康保险计划的主任凯伦·伊格纳格尼说:“我不认为迈克尔·摩尔想做一部公正的电影。他刻意制作一部政府操纵医疗系统的电影,并把它硬说成美国的健康危机。”其实,摩尔和美国医疗系统的“战争”早就开始了。摩尔曾经说过他后悔“太早”透露自己要拍《医疗内幕》的消息,这让很多健康保险公司以“防火、防盗、防摩尔”的警惕性对付他。而这部电影在6月29日公映之后肯定会引发更多的嘴仗。
在线观看地址: http://so.56.com/index?type=video&key=%C9%F1%BE%AD%B2%A1%C8%CB
威尔史密斯的 当幸福来敲门 好片
美国导演麦克尔 莫尔拍摄的纪实电影《SICKO》(中文译名《神经病人》)中,导演本人在美国国内收集了许多虽然参加了终生医疗保险(美国都是商业医保),但是仍然看不起病的案例,甚至那些曾经参加911营救的英雄们在被政客们遗忘后,因为当年在911废墟中吸入过量的粉尘,落下了肺病的病根,仍然被医疗保险公司拒绝支付用来维持生命的基本费用。于是导演带着对美国商业医保制度的质疑,先后考察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医疗制度,比较了这些国家医疗制度与美国的不同。这个片子中的包袱不少,除了医疗问题,还顺便提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看了以后让人感慨万千,建议大家都看看这部影片。
影片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美国现存商业医保制度的弊病:即医药厂商、商业医保企业、医院、官僚,形成了一个强大而紧密的即得利益集团,他们联合起来在病人身上层层剥皮,使得许多常见项目的治疗费用动则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而商业医保企业则寻找一切理由把这些费用全部甩到病人身上,致使许多中产阶层因病返贫;许多穷人更是在病痛中无助地等死;一些人甚至为了到加拿大看病(加拿大是全民免费医疗),不得不临时找个加拿大人结婚;甚至出现了重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被医院扫地出门的悲剧。(美国商业医保造成的悲剧,貌似在我们这里也是经常上演的,看来一个号称最有前途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个号称最自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6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医疗问题上犯了相类似的错误)
影片的第二条线索是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全民医疗状况。加拿大、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和美国处在同一档次上的,但是这三个国家实行的却是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即不论大人小孩、大病小病、穷人富人,病人去公立医院只要出示自己的有效证件(如果是小病甚至只要报个姓名就成),就可以免费得到救治。影片中举了几个例子:一个美国女人因为在国内看不起病,只好去邻国加拿大冒充一个加拿大熟人的老婆,在加拿大得到了免费治疗(当然这种行为本身是违法的);一个美国壮汉在英国旅游期间,扭伤了肩膀,在英国住院治疗,住院费全免,只花了10美元开了三十片药片(同样的药放在中国医院里,不知10美元能否买到);法国妇女怀孕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到额外的带薪长假,还能得到专业护理员的免费帮助(当然费用由国家出);英国的公立医院里甚至有专门的窗口向前来看病的病人发放回程路费,而这个窗口也是医院里唯一与金钱打
交道的地方。许多美国人因为在美国看不起病,而专程移民到上述国家。最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在古巴,导演本人在影片快要结束时带领一群看不起病的美国人乘着快艇来到了古巴,象古巴公民一样,得到了免费治疗,有人在美国需要同时服用9种价格昂贵的药物,被古巴医生告知,其实只要服用其中的5种就足够了,还有人临走时才发现自己在美国花120美元买来的药物,在古巴只要5个美分。
从影片中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可以发现几点耐人寻味的规律:
病人去医院不必带钱,医生也不用过问医疗费用问题,整个医院也没有专门的收费窗口。病人相信医生的医德和医术,医生也只是尽力为病人看好病,两者各行其职,医疗的效率和品质都很高,没有医药代表向医生支付商业贿赂,没有江湖骗子乱打医疗广告残害病人非法行医,没有医院纠集医保参保者共同骗取医保费用,没有药品价格虚高,不会出现没有医保的人用不起药而有医保的人却大量浪费药品的现象,更不会出现穷人看不起病的现象;
病人看病不花钱,并不意味着医生收入很低,因为国家对那些口碑很好的医生所支付的报酬很高,只要爱岗敬业,别混日子,医生的收入和形象在当地都是很体面的,不必象我们这里,医生为了多挣点钱,就必须在病人身上多动歪脑筋,而忽略了治病救人;
全民免费医疗离不开有效的财政体系,国家的利税收入为整个医疗事业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这种富人间接帮助穷人、未病者间接帮助已病者、多数人间接帮助少数人的全民互助,不正是社会主义想要实现的目标嘛。
现在的许多收入很低的老人都很怀念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概就是那个时期的中国看病不要钱,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如果文革前老百姓就看不起病,文革大概也搞不起来,正如没有免费医疗的法国人是玩不起浪漫的。过去我们花大把时间去搞为“无产阶级”争取利益的政治运动,最后“无产阶级”反而被免费医疗制度所抛弃;而许多西方国家却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提高着全民免费医疗的水平。
不要提诸如我们的家底薄之类的理由,做不做是一回事,做得好坏是另一回事。得大病的患者毕竟只在我国十几亿人口中占少数,其实只要贪污受贿少一些、公款消费少一些、挥霍浪费少一些,我们还是可以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既然许多国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纳税的光荣,为何不能以调整税收为契机,摒弃现有劣迹斑斑的医保制度,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呢。即使没有条件对某些花费巨大的大病实行免费治疗,但是对一些常见病实行免费治疗是完全可行的。问题的关键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意义和获利手段已经使他们早就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了。
那个美国导演经常在外国医院里小心翼翼地向医生和病人询问当地医疗费用问题,常常另对方感到好笑,因为美国人认为花费一定很高的治疗实际上在当地根本就是免费的,而且大家早就对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免费医疗制度习以为常了,没有人计较这种制度下的个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